得與失的選擇題

 179

得與失的選擇題
人生有很多選擇題,如無法果斷抉擇,
傷害最深的是自已,抓住機會,勇於創(chuàng)新,不畫地自限,
因為得失常在瞬間一閃而過,如此才不致於喪失在窠臼中。

如果你跳離現狀的職場生涯會使你爾後能生活得更充實、愉悅,但卻會讓你在金錢或以往曾投注的時間或成本有所沈沒、損失,你會繼續(xù)在現職留下,還是揮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

假使你的上司常常將權能賦與、彈性管理、知識管理、灌能教育、利潤責任中心制等現代經營觀掛在嘴邊,但卻從未見其實施、推動,讓你有志、有屈皆不得申時,你會掛冠求去還是會因為民生問題而將上司「留校察看」?如果你的部屬工作績效表現已持續(xù)好一陣子不良,試問你會繼續(xù)給與機會(例如公司內外部的在職訓練或改調部門),還是找適當時機請他另謀高就?

得與失常在一瞬間

日前在公司內部例行性人力資源處的員工諮商輔導過程,就遇到了上述問題。其實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會面臨這種「得與失」的兩難抉選;這和股票族的拋股心態(tài)雷同!當股價上揚時想再撐一下再拋售,怎知不消一會兒功夫就跌停板;當急於現金周轉,股價卻還未達先前預設的獲利目標,或已經虧損到不能再虧的情形,都得很無奈地出脫持股。日本管理學家士光敏夫曾說過:「風險(失)和利益(得)成正比?!?br />
如同一個企業(yè)若無宏觀的眼界、遠景,而僅汲汲營營於近利(如員工教育訓練的費用不愿規(guī)劃付出)的追求,當然較沒有瀕臨倒閉的危機,但相對的也不可能有如日中天、同業(yè)龍頭的美譽(如鴻海、臺積電、威盛等科技集團)。

美國企管顧問師理查·霍斯坦(Richard.W.Wallstein)在所著的「企業(yè)主管V.S獨裁者」中表示:「如果犯錯會阻礙晉升之階,誰還會致力創(chuàng)新?如果大家都以為是在爭奪有限的獎賞,而且只有爭得第一名才有機會,團隊精神又該如何發(fā)揮?」這論點亦是強調性地指出「得」(創(chuàng)新&團隊精神)和「失」(犯錯&個人主義)往往就是一體兩面的態(tài)勢。大家雖都熟知「魚與熊掌不能兼得」的道理,但又有多少人能夠心領神會?

跳脫困境的五法

你是否也常常在「得」和「失」之間搖擺不定,竟在最後演變成最受傷害、最吃虧地還是自己的結局?以下分享一些處理技巧,希冀能引領困境中的你跳脫此窘境。

一、沈淀糾雜情緒,理出頭緒。

天人交戰(zhàn)原是一場耗力傷神的戰(zhàn)役。倘若不具備清晰可辨萬事的分析能力、判斷力、謀略力,卻只是一味地身陷糾雜的情緒里,怨天怨地、怪命恨運的不去思考良策對應?怎麼可能「人定勝天」?

二、多納建言,勿堅持己見。

也許血型、星座、八字、生肖、流年等因素使然,造就了自己「食古不化、固執(zhí)己見」的態(tài)度;殊不知堅持己見未嘗不可,但若碰壁、流血的頻度過高,卻又老是坐困愁城似的無法突破現況時,那就多多擷取周邊的建議并歸納整理,當大多數的導引方向均為同一方時,暫時放下尊嚴跟著「明示」走走看吧!不走?如何知道此路不通、此法不行。

三、良鏡可正衣冠,良人可資借鏡。

若思考頭緒已理出,多方的建言也歸納後,再瞧瞧身旁的人、事、物是否有相似的例子。別人是如何成功?為何失???為什麼他人可在工作上得心應手、家庭幸福和諧、前途光明無量、人際關系圓滿。了解種種緣由之後,就在鏡前整理好儀態(tài),讓全新煥然的自己,向既定目標無悔地前進。

四、放下才是真獲得。

佛家有云:「得亦失,失亦得」,假使個人一直偏執(zhí)在「非得不可」的思維上打轉,除了得失心過重會影響應有的工作水準表現外,嚴重的甚至會因為無法忍受暫時性的「失」而一蹶不起,對自己的未來又有何光明面可言?有句話:「懂得放下,在人生的轉彎處才有新的轉機」,所以「失意者」當謹記此話於心。

五、順應時勢,順勢而生。

當大多數的民意在高喊XXX下臺的呼聲時,你會即刻順應民意亦或戀棧再觀察?俗云:「爭一時不能爭千秋,退一步海闊天空?!骨f不要獨排眾議、賭氣般的下決策執(zhí)行,因為逆勢而生的存活機率絕對是微乎其微。

韓國企業(yè)家金宇中說:「不冒險(失),怎會有機會(得)?如果我做了九件事,其中六件成功,三件失敗,我也是賺到了錢?!故朗碌某B杀臼侨绱?;險中當有夷、危中應有安、失中亦有得。得與失之間原就是一門高深的學問。如何鉆研、運用,端視當事者的用心與否?畢竟「冒險雖值得,但仍是要在深思熟慮後」,凡事還是得靠自己才能爭取最大收益。
 得與失 選擇題 選擇

擴展閱讀

選擇你的船   2023.03.28

 有句古語:“良臣擇主而侍,良禽擇木而棲,”這句話有很深刻的含義?! ∫粋€年輕人踏上職場,開始了自己幾十年的職場、商場旅途,第一要知道到哪里去,目標明確清晰,第二要乘一艘好船,共同與大家齊心協(xié)力劃槳,

  作者:董栗序詳情


隨著市場經濟觀念日益深入人心,不少職場人士選擇了創(chuàng)業(yè),但究竟怎樣創(chuàng)業(yè)才能贏,才能突破發(fā)展瓶頸獲得成功,里面有許多道道值得人琢磨。選擇創(chuàng)業(yè)者大凡都胸有大志,在某領域做的比較優(yōu)秀,又不愿長期屈居人下,所以

  作者:董栗序詳情


  地板企業(yè)選擇經銷商就像女孩子選擇對象一樣,除了要看男孩子的長相之外,還要考察男孩子的意愿,最后還要考察男孩子家的經濟實力和為人。正是要做到:知人知面,要知心。那么,我們在地板企業(yè)這位美女沒有找到合

  作者:崔學良詳情


前市場上銀行理財產品共有千余種,總體上看,中資行理財產品門檻低于外資行。大部分中資銀行理財產品的投資起點一般為5萬元。而外資銀行理財產品卻堅持瞄準中高端,投資起點最低為5000美元,高則達到3萬美元。

  作者:陳亮詳情


有關權威數據顯示表明:中國小企業(yè)平均壽命2.7年,還不足三年,中型企業(yè)可能會比小企業(yè)稍微長久一點。如果我們再看到在國內,百年老店少之又少,中國經濟的發(fā)展史甚至可以說是建立在無數老企業(yè)的“尸骨”之上的

  作者:陳亮詳情


隨著WTO的臨近和外貿出口權的進一步放開,國內的中小企業(yè)紛紛開始出口業(yè)務的拓展,但大多隨意性比較強。那么,如何順利走好廠家出口第一步呢,這里我們總結出一篇文章《廠家出口第一步 計劃、選擇與評估》出口的

  作者:劉濤詳情


版權聲明:

本網刊登/轉載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或來源機構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網不對其真?zhèn)涡载撠煛?br /> 本網部分文章來源于其他媒體,本網轉載此文只是為 網友免費提供更多的知識或資訊,傳播管理/培訓經驗,不是直接以贏利為目的,版權歸作者或來源機構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權方面問題或是本網相關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核實后將進行整理。


 我要發(fā)布需求,請點我!
COPYRIGT @ 2001-2018 HTTP://m.fanshiren.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資源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