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突也是溝通

 267

沖突也是溝通


人員沖突是經常讓經理們頭痛的事情之一,而且無論解決得如何,總會有一些挫折感,自責沒有將事態(tài)消滅在苗頭階段。事實上不必這樣耿耿於懷,沖突與書信和會議一樣,也是一種溝通方式,只是它的形式比較激烈,負面的影響也比較大,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性。認識到沖突的本質,就可以放松一下緊繃的神經了。既然如此,如何處理好沖突呢?沖突不僅僅只有破壞性,我們能從中學到什麼呢?

我曾經擔任經理的一個專案組,與其他部門的介面工作特別多。與其他部門的人員溝通,不再是經理一個人的事,而是每一個成員每天都要做的事情。沖突已經是見怪不怪的事情,主要事例分?三類。

一是部門內部長期合作共事的人員沖突,涉及方自己調解是上上策。

因?雙方同在一個部門工作,日常接觸最多,彼此比較了解,對産生矛盾的根源,和怎樣一步一步上升?沖突的過程也心知肚明。如果能夠捅破那層紙,直接坦誠布公地交流,以工作?重,仍然有希望繼續(xù)做同事。而且,如果能夠自己解決困境,也能夠將破壞性減到最小,也不失?挽回局面的一種方式。否則,鬧得不可開交,勢必影響以後的長期合作,而且讓上級經理頭痛心煩,這個影響就太差了。經理們對待需要長期合作的人員之間的沖突,睜大眼睛,促使其盡量自行解決,達成共識即可,能不介入就不介入。

這樣的沖突如果能夠自行解決,雙方無疑可以增進了解,也能夠?對方著想,體諒和尊重對方,雙方在待人接物和與人溝通、協(xié)作上的成熟是必然的。

二是在流程上有上下游關系的人員沖突,以流程改善?主。

這類沖突的原因多?下游對上游的工作質量不滿,多次旁敲側擊、私下提醒均無效,就會一竿子捅到雙方領導那 。沖突的根源主要在於上下游職責不明,所以會有雙方的互相推諉、扯皮,甚至指責。雙方領導務必在聆聽各自陳述緣由的時候,去除由於感情色彩而引發(fā)的沖突細節(jié),而關注“如何把事情做好”這個主題。在把流程理順,職責分清楚之後,再加以調解個人情緒,應該是不錯的結局了。

當然,有的問題也不是一次就能夠準確找到好的流程,可以一了百了的。沖突事態(tài)發(fā)展出現了周期性,流程的改進也在不斷的發(fā)展、完善,直至實踐證明其流程確實很有效,就可以將這個流程固定,加以控制。如果經過了多次流程的改造、調停都不能使工作達到要求,那麼是不是可以試一試換人了?

三是立場上就對立的部門的人員沖突,以經理個人的溝通、減壓?主。

例如軟體專案的開發(fā)部和測試部,由於職責不同,必然對立,但是這并不能推導出兩個部門人員情緒上就是對立的。然而在專案的實際運作中,雙方由於認識上的不一致,沖突不斷發(fā)生。小的沖突是雙方司空見慣的,一般爭論過了就過了,下次照樣討論或者爭論,并不影響工作進展,這說明雙方都對自己的工作認真負責。因此有這方面經驗的同行也都能夠理解對方,達成默契,認同這種溝通方式。但是如果沖突發(fā)展到雙方氣得不愿意解釋自己的觀點,互相挑對方話語中的毛病,甚至乾脆破罐破摔,這就會影響到工作進展,經理必須出面調停已經處於冷戰(zhàn)或者熱戰(zhàn)狀態(tài)的雙方。

處理這樣的沖突,有的部門領導一聽到這樣的消息,就把方方面面涉及到的人都請到一起,象談判一樣分列兩廂,開始溝通。也許會有效果吧,可惜我沒看到很有利的例證。通常,人越多,尤其領導越多,大家講話越是小心,小心翼翼地思考每一句話,不要現出自己不講道理,或者沒有考慮對方利益,讓領導們看輕了自己等等。這樣遮遮掩掩,如何根除問題?最終當然也能夠在領導的敦促下達成一定的“諒解”,但是根源不除,難免今後重燃戰(zhàn)火。我倒是覺得如果得到消息的經理,能夠分別私下了解一下每個當事人的心情和事態(tài)發(fā)展,也許更能夠化解問題於無形。傾聽,還是傾聽,聽當事人訴苦,讓他說出自己如何被對方挑逗、刺激得火冒三丈。等他發(fā)泄完了,他自然會把話題轉到工作上的,這時候,他已經能夠自己分析出問題的來龍去脈了。一個巴掌拍不響,雙方都會有些舉動刺激了對方,經理可以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分析問題的焦點所在,對雙方稍做善意地提醒。沖突也是溝通,了解對方的方式,經過這次沖突,雙方對對方的性格特點也加深了了解,以後的相處應該能夠選擇對方比較容易接受的方式,工作還是會在比較平和的環(huán)境下進展。

雙方的過於較真兒,也是工作壓力大的表現,經理也要想辦法緩解當事人的壓力,如組織團隊活動,或者添加人手、調整進度等等。沖突背後的事情還真不少呢。

這種調解方式,讓雙方在情緒上、自尊心上都能夠很容易接受,效果還不錯。比起大動干戈地處理方式,也可以算是“無招勝有招”了。

沖突不可怕,經理自己先不要被嚇爬下,或者累爬下。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沖突,理性地處理沖突,從沖突中學習,大家都在沖突中成長,日後的工作必然進展得更加順利,更少發(fā)生沖突。
 沖突 溝通 也是

擴展閱讀

招商工作,更多是廠家招商業(yè)務人員親自上門搞定的,而且是多次上門。具體是怎么搞定的?談啊,反復談,所以說,這招商的技術,乃至銷售的技術,本質是溝通的技術。招商過程中的溝通,不是單向的介紹,還得要解答經銷

  作者:潘文富詳情


2021年10月26日,太平人壽湖南公司《溝通,關于家庭工作生活平衡藝術》課程完美收官!“壓力績效管理專家、高級企業(yè)EAP執(zhí)行師”郭敬峰老師返聘受邀分享:“溝通能力測試、共情溝通技巧、工作生活平衡”,

  作者:郭敬峰詳情


溝通重要,但溝通不能解決所有問題,記得在讀MBA,老師給我們學員講《管理溝通》課程時候,就提出這樣的觀點,很是認同。溝通一定有目標,否則就成了閑聊。但溝通又離不開閑聊。怎么樣才能提升管理溝通的技能呢?

  作者:蔣觀慶詳情


能夠被學員尊稱一聲老師相信是很多老師已經習慣了,然對于我,心里總是懷著一絲不安,為什么?何德何能,老師是什么?老師到底是什么?老師能為學員帶來什么?外出講課,機票,酒店,用餐都無需自己考慮,都有客戶給

  作者:蔣觀慶詳情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這是一部由張藝謀導演的繼《英雄》、《十面埋伏》之后“回歸真實”中的一部好影片。影片中主人公在麗江確有其人,幾個演員由真人扮演,據說老謀子是無意間獲悉這個故事,被這個故事感動,所以才

  作者:董栗序詳情


管理溝通是企業(yè)組織的生命線。管理的過程,也就是溝通的過程。通過了解客戶的需求,整合各種資源,創(chuàng)造出好的產品和服務來滿足客戶,從而為企業(yè)和社會創(chuàng)造價值和財富?! ∑髽I(yè)是個有生命的有機體,而溝通則是機體內

  作者:董栗序詳情


版權聲明:

本網刊登/轉載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或來源機構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網不對其真?zhèn)涡载撠煛?br /> 本網部分文章來源于其他媒體,本網轉載此文只是為 網友免費提供更多的知識或資訊,傳播管理/培訓經驗,不是直接以贏利為目的,版權歸作者或來源機構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權方面問題或是本網相關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核實后將進行整理。


 我要發(fā)布需求,請點我!
COPYRIGT @ 2001-2018 HTTP://m.fanshiren.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資源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