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學海爾還是格蘭仕?

 作者:鐘朋榮    74



什么是走出去?走出去首先當然是指企業(yè)走出去,包括:到國外辦銷售網絡,在國外建工廠,在國外開礦等。走出去也應當包括產品走出去,雖然企業(yè)沒有出去,但產品大部分或全部都銷到國外,甚至產品和原材料兩頭在外。這樣的企業(yè)與在國外辦廠的企業(yè)本質基本相同,因此也應列入走出去的企業(yè)之列。按照這樣的概念,目前中國走出去的企業(yè)大致有以下幾種類型: 


     〖模式一:海外建(買)廠〗


     海爾、TCL等企業(yè)基本上都屬于這種模式。海爾將全球分為11個經濟區(qū),目前已在其中8個經濟區(qū)建立了13個生產基地;在美國、巴基斯坦兩國分別設立了工業(yè)園。在進入順序上,海爾奉行“先難后易”的策略。為了降低國外建廠的風險,海爾堅持“先有市場、然后建廠,建廠時必須達到盈虧平衡點”的原則。

     其實,中國企業(yè)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就開始在國外買廠或建廠。1988年,首鋼在美國購買了麥斯塔工程設計公司70%的股權。1992年,首鋼在秘魯鐵礦投標競爭中獲勝,以1.2億美元購買了秘魯鐵礦公司,使其成為首鋼在境外最大的獨資企業(yè)。

     〖模式二:海外買(借)店〗

     新疆德隆集團主要采取這種方式走出去。德隆到國外不是建廠,而是買店。所謂買店,不是說買一兩個零售商場,而是控股若干個擁有龐大推銷網絡的大型企業(yè)。

     中國生產的電動工具數量已占全球的70%,銷售收入卻只有10%,利潤不到1%。之所以出現這種狀況,就是因為品牌、銷售渠道和售后服務網絡這三樣最關鍵的東西掌握在別人手里。

     因此,德隆進入合金投資后,一項重要的戰(zhàn)略目標,就是要掌握國外電動工具的市場。進入的辦法是,先通過國內整合,把國內的整個行業(yè)全部統一起來,使自己有足夠的談判地位,再和國外客商談判。

     萬向集團收購美國舍勒公司也是一種買店行為。舍勒公司是一家主要在美國市場銷售汽車零部件的經銷商。早在1984年,舍勒公司給了萬向一筆3萬套的萬向節(jié)訂單,萬向由此開始了汽車零部件生產之路。萬向的產品在美國市場銷售都冠以“舍勒”商標。后來,舍勒主動提出請萬向購并的要求。結果,萬向花了42萬美元收購了舍勒公司的品牌、技術專利、專用設備及市場網絡,而廠房、設備等由另一家公司買走。由于買下了此“店”,萬向在美國市場每年增加了500萬美元的銷售額。

     〖模式三:國內生產,大進大出〗

     格蘭仕的戰(zhàn)略是做全球名牌家電的制造中心,并且把這種制造中心放在中國。為實現這一戰(zhàn)略目標,格蘭仕的主要做法是:通過受讓國際知名品牌生產線的方式實現擴張。簡單說來,將國際知名品牌的生產線搬到中國來,交由格蘭仕組織生產,所生產的產品再按照比這些名牌企業(yè)自己在本國生產的成本價更低的售價賣給對方,由對方利用自己的品牌、銷售網絡在國外銷售。目前格蘭仕已經同200多家跨國公司建立了合作關系,這200多家國際知名品牌的企業(yè)不少已將自己的生產線轉移到了格蘭仕。格蘭仕用自有品牌生產的產品也主要是外銷。2002年,微波爐外銷的比例占總產量的70%以上,占全球40%左右的市場份額,空調外銷占總產量的60%以上。

     我國出口貿易中工業(yè)制成品已取代初級產品,占據80%以上的比重。在工業(yè)制成品中,加工貿易已占到整個出口貿易的40%以上。這些出口產品雖然打上了“made in china”的標記,但品牌、設計基本都是別人的,原材料也有不少是別人提供的。這也是中國企業(yè)走出去的方法,而且還是目前最主要的方法。

     〖模式四:國內生產,外商采購〗

     中國小商品城(浙江義烏小商品市場)在這方面充當了表率。國外公司常駐中國小商品城的采購機構有160多個,每天有3800~4500名外國商人在這里采購商品。自1997年以來,中國小商品城的年出口額每年翻一番。中國小商品城的商品交易60%以上為出口?,F在,年出口額300多億元人民幣。

     中國小商品城這種走出去的模式是:不僅企業(yè)不出去,連人也不出去,僅僅是產品走出去。中國企業(yè)在中國進行生產,在中國擺攤設點,由外國商人到中國來采購。中國小商品城的基本功能已經變?yōu)橹袊∩唐贰罢故尽⒄劇訂巍钡膱鏊?,已經成了一個真正的國際市場。國內所有企業(yè)的產品只要往這里一擺,也就進入了國際市場,用不著到國外建銷售體系,更用不著把工廠也建到國外。

     〖模式五:反向OEM〗

     這種模式是萬向集團首創(chuàng)。其主要做法是,收購一家國外公司,然后為這家國外公司做OEM。

     例如:美國納市上市的UAI公司是一家成名已久的汽車零部件制造商。由于經營不善,2000年這家公司凈資產降到70萬美元,不符合納市200萬美元凈資產的最低要求,同年7月被美國證監(jiān)會威脅除牌。這時,萬向集團以戰(zhàn)略投資者的身份介入到UAI,以280萬美元的代價,收購了UAI 21%的股權,成為第一大股東。而這宗交易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強制性采購條款”,即UAI每年必須向萬向購買2500萬美元的產品(制動器),這是靜態(tài)數據;從動態(tài)看,因為UAI從萬向采購的產品,其采購成本比以前自己的生產成本低30%~40%,所以會促使UAI進一步擴大銷量,這樣萬向以后每年拿到的定單就不止這2500萬美元了。

     〖背景一:優(yōu)勢在哪兒?〗

     加入WTO之后,中國作為整個國家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與發(fā)達國家相比,中國的主要優(yōu)勢是勞動力便宜。與某些發(fā)展中國家相比,中國的一個主要優(yōu)勢是政治穩(wěn)定,有較好的工業(yè)基礎。根據這一背景,德隆、格蘭仕等企業(yè)正是充分發(fā)揮中國勞動力成本低這一優(yōu)勢,并通過國際間的商業(yè)運作,把上述優(yōu)勢轉化為產業(yè)優(yōu)勢,轉化為整個國家的競爭優(yōu)勢。

     中國的企業(yè)到國外大量辦廠,就不能充分利用中國的勞動力優(yōu)勢,更不能將這種優(yōu)勢轉化為本國的產業(yè)優(yōu)勢。特別是到美國、德國等發(fā)達國家去辦廠,一般說來,只要你用美國的工人、德國的工人,你的生產成本就不會比別的企業(yè)低。在德國,就是必要的裁員,也會遭到當地工會的抵制。此前,有一家中國陶瓷廠收購一家德國企業(yè)后開始裁員,因當地工會的抵制,裁員計劃未能實現,最后不但未能搞活這家被收購的企業(yè),連自己在國內的主業(yè)也受到連累。

     〖背景二:壁壘在哪兒?〗

     有的國家設置了較高的貿易壁壘,為了避免壁壘,不得不在這些國家設廠。最典型的要算力帆進入越南。2000年,中國摩托車大量涌入越南,這時力帆的“走出去”主要是產品走出去。2001年起,越南政府為了國產化,開始提高關稅。到2003年,摩托車的整車進口關稅從原來的60%提高到100%,還規(guī)定:國外企業(yè)如果不去越南投資建廠,其產品就禁止在越南銷售。越南摩托車的年銷量為160萬到180萬臺,除中國外,再也找不到這么大的市場,因此要把摩托車的銷量擴大,不得不去越南。此外,今年越南將加入東盟,力帆在越南的企業(yè)也將享有與東盟各成員國自由貿易的權利,這又將使力帆能獲得整個東盟市場。力帆在越南建廠,還可以繞過越南的進口配額許可政策與國內出口招標政策,繞過這兩關,可使出口利潤增加近3倍。力帆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不得不去越南辦廠的。

     海爾、TCL等企業(yè)到國外辦廠,也或多或少地有這方面的原因。但是,僅僅考慮這一條,也不一定必須到國外建廠。格蘭仕采取貼牌(OEM)的辦法,同樣可以避開對方的封鎖。格蘭仕在阿根廷的自有品牌占有率突破70%,遇到了反壟斷,為了避開這一問題,格蘭仕決定降低自有品牌在國外的占有率,而通過OEM提高產品的占有率。

     福耀玻璃之所以要加大國外OEM市場開發(fā)力度,除了充分利用中國的廉價勞動力優(yōu)勢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部分國家的“反傾銷”。福耀2002年在加拿大和美國都碰上了反傾銷案。美國以“反傾銷”為名,對福耀的產品加征了11.8%的關稅,使福耀集團2002年的凈利潤減少2298.27萬元。而OEM產品不受反傾銷法限制,不存在征稅風險。

     〖背景三:利潤在哪兒?〗

     中國的產品由于沒有品牌,利潤的大頭被擁有品牌的外國公司賺走,因此,中國的企業(yè)要走出去首先應將自己的品牌帶出去,并盡快在國外打響,這一點正是海爾模式的一個主要背景。海爾認為:如果不在海外樹立海爾自己的品牌,海爾最終只能停留在替國外品牌做OEM階段,替國外品牌打工,只能維持生存。張瑞敏認為:海爾走出去的目的,就是為了創(chuàng)世界名牌。

     以上幾種模式,歸根到底,中國企業(yè)走出去,是在以下三對關系中作選擇:一是國內辦廠與國外辦廠的選擇;二是自己營銷與他人營銷的選擇;三是自創(chuàng)品牌與貼牌生產的選擇。下面,我想就這三對關系談談自己的看法。

     〖抉擇一:國內辦廠?國外辦廠?〗

     如前所述,中國的優(yōu)勢在于豐富而廉價的勞動力資源。凡是勞動密集型產業(yè)和產品,應該盡可能利用這一優(yōu)勢,因而應該盡可能把工廠建在國內。但一個企業(yè)到底將工廠辦在國內還是辦在國外,還要考慮兩個因素:一是產品的運輸成本,二是市場的進入成本。

     許多產品都有一個合理的運輸半徑。比如:水泥制品的合理運輸半徑為300公里,化肥的合理運輸半徑為500公里。超過合理的運輸半徑因運輸成本上升,產品就缺乏競爭優(yōu)勢。這時,在空間上的選擇應該是銷地產,即就地辦廠,就地銷售。在企業(yè)是否走出去辦廠的問題上,首先應該考慮的就是產品合理的運輸半徑問題。

     所謂產品的進入成本,即許多國家對外國產品的進入都設置了種種關稅或非關稅壁壘。突破這些壁壘,必然會導致產品的成本上升。本文將這種成本稱為進入成本。

     因此,如果僅僅就單個企業(yè)的經濟效益考慮,企業(yè)是否到國外辦廠,應當有以下兩個不等式:

     生產成本之差≥運輸成本


生產成本之差≥進入成本

     勞動密集型產品在中國生產,因廉價勞動力優(yōu)勢,其生產成本比在發(fā)達國家生產要低,從而形成生產成本之差。但如果所有產品都在中國生產而運住全世界銷售,就會產生較高的運輸成本。上述第一個不等式表示:只有當生產成本之差大于或等于運輸成本時,在中國生產再運往國外銷售才是合理的,否則就應該就近生產。

     第二個不等式則表明:只有當生產成本之差大于或等于進入成本時,生產出口產品的企業(yè)在國內生產才是合算的。福耀玻璃在受美國傾銷加征11.8%關稅的情況下,仍然堅持在中國國內生產,說明即使扣掉加征的11.8%的關稅,其汽車玻璃在中國生產仍然合算。因為汽車玻璃是勞動密集型產品,歐美等發(fā)達國家同類企業(yè)人力成本約為中國的10~20倍,加上中國大陸的投資成本也低于國際水平,因而國內生產成本大大低于發(fā)達國家,二者的差額比較大。

     在國外辦廠,將中國最稀缺的資源——資金拿到國外,為對方國家增加了就業(yè),增加了稅收,給中國的政府和老百姓又帶來了什么?可以說什么也帶不來。人們或許希望能給國內帶來利潤,但從企業(yè)本身的發(fā)展規(guī)律來講,這些利潤一般都要用于國外企業(yè)繼續(xù)循環(huán)和發(fā)展。更何況,中國企業(yè)到國外多少年內也掙不到利潤。

     在這里我要特別提到格蘭仕模式。與國外建廠相比,格蘭仕不僅沒有將國內的資金拿到國外去建廠,不僅將工廠建在國內,而且建這些廠用的還是別人的錢。格蘭仕通過受讓國際知名企業(yè)先進生產線的做法,使自己的生產能力迅速擴張。通過這種方式,格蘭仕已經與200多家跨國公司建立了這種合作關系。這就等于將數十家乃至上百家的工廠從世界各地搬到了中國。

     肯定格蘭仕模式,也不是完全否認在國外辦廠的必要性。如上述力帆在越南辦廠,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從產業(yè)轉移的規(guī)律看,某些比中國更弱的國家,將會成為中國過剩生產能力的轉移地。

     〖抉擇二:自己營銷?他人營銷?〗

     在上述幾種模式中,德隆、福耀、萬向、格蘭仕以及義烏模式都是在國內生產,在國外銷售。在這一點上,他們都是相同的。不同之處在于格蘭仕和義烏模式只做生產,不做銷售,銷售工作由國外的專業(yè)銷售公司做。格蘭仕的戰(zhàn)略定位是,專心搞生產,絕不涉足流通領域。其主要措施是:通過受讓國際知名企業(yè)先進生產線的辦法,不花錢就迅速獲得巨大的生產能力。并且,由于不涉足流通,可以排除國外經銷商的后顧之憂,他們可以放心大膽地幫助格蘭仕做大市場。因此,許多經銷商紛紛要求經銷格蘭仕的產品。

     近年來,我一直宣傳一個觀點,即:加入WTO后,中國企業(yè)一個共同的競爭戰(zhàn)略就是縮身。所謂縮身即三個集中:一是產業(yè)集中,即中小企業(yè)不宜涉足過多的領域,專業(yè)化為上策;二是環(huán)節(jié)集中,即對于中小企業(yè)來說,不要涉足過多的環(huán)節(jié),在整個經營鏈條中,最好集中在自己最有優(yōu)勢的幾個環(huán)節(jié)上,不要從頭做到尾;三是空間集中,即不要四面開花,而應集中在一地或幾地。

     格蘭仕不僅是產業(yè)集中的典范,長期以來專心做微波爐(很久以后才進入冰箱、空調等行業(yè)),而且是環(huán)節(jié)集中的典范,只做微波爐的生產,一心一意把產品規(guī)模做大,把成本降下來,微波爐的銷售讓別人去做。格蘭仕的這一戰(zhàn)略選擇,正好符合WTO的本質。在我看來,WTO的本質,就是國際間的深度分工。

     與格蘭仕相同,為中國小商城供貨的企業(yè),他們與在中國小商品城采購的國際經銷商之間也形成了一種深度的分工、協作關系。通過這種分工協作關系,使各自的優(yōu)勢得到了充分發(fā)揮。

     〖抉擇三:自創(chuàng)品牌?貼牌生產?〗

     中國企業(yè)到國外開拓市場,在品牌方面有四種辦法:一種辦法是自創(chuàng)品牌,這就是海爾之路。另一種辦法是貼牌生產,這就是格蘭仕、福耀等許多企業(yè)的路子。第三種辦法是通過收購對方企業(yè),以達到收購對方品牌的目的,收購后使用對方的品牌以開拓當地市場。第四種辦法就是買牌生產。如:浙江嵊州有幾家領帶企業(yè)生產的都是世界名牌領帶,為獲得品牌使用權,生產企業(yè)每年向名牌企業(yè)繳付幾百萬元不等的費用。交費之后,至于使用此品牌實際生產和銷售了多少領帶,名牌企業(yè)一般都不過問,也無法控制。

     〖自創(chuàng)與貼牌無高低貴賤之分〗

     是自創(chuàng)品牌還是貼牌生產,這是兩種經營戰(zhàn)略。一個知名品牌都不是一夜之間形成的,是經過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積累起來的。它不僅要以產品質量的不斷完善為基礎,其間還要進行大量的品牌投入。這種品牌投入是個漫長的過程,而且具有較大的風險。品牌的價值,實際上也就是這種品牌投入的回報。 自創(chuàng)品牌,企業(yè)既要生產投入,又要進行品牌投入,即雙重投入。貼牌生產,企業(yè)只進行生產投入,而不進行品牌投入,因而只獲得生產投入的回報,其所得自然就比較微薄。因此,是自創(chuàng)品牌還是貼牌生產,不是哪個高尚哪個低賤的問題。如果將所有的資金算總帳,貼牌生產比自創(chuàng)品牌更有效益。而我們的企業(yè)如硬要花巨額資金去創(chuàng)造所謂的民族品牌,不僅在經濟上不合算,甚至要招至巨大的投資風險,對企業(yè)、對國家都是不利的。

     〖由貼牌到創(chuàng)牌是必經之路〗

     中國企業(yè)為國外名牌企業(yè)貼牌生產,也就是為名牌打工。落后為先進者打工,這也是歷史的必然。在中國國內,有一批打工省,有一批老板省。打工者正是通過打工積累資金,積累知識,由打工變成老板。中國與發(fā)達家國之間也有這個過程。在這個問題上,我贊成張維迎和樊綱的觀點。張維迎認為:在國際市場上,一個企業(yè)的競爭優(yōu)勢表現為三個方面:成本優(yōu)勢、產品優(yōu)勢、品牌優(yōu)勢。中國企業(yè)能盡快獲得的最大優(yōu)勢是成本優(yōu)勢,最大劣勢是品牌劣勢。因此,中國企業(yè)應該把我們的成本優(yōu)勢與國外企業(yè)的品牌優(yōu)勢結合起來,而不應只憑豪言壯語去跟人家競爭。樊綱主張:在我們還沒有學會那些本領之前,我們應該老老實實地先當學生,當學生就得交學費。貼牌生產的過程,就是當學生的過程。況且,要發(fā)展市場營銷能力,要創(chuàng)建品牌,也應當從生產開始。當今世界上的營銷大國、名牌大國,又有哪個不是從生產制造起步的?

     應當看到,在貼牌生產過程中,雖然使用的是別人的商標,但畢競這些產品上印有“made in China”?!癿ade in China”的產品質量越好,就會有越多的世界名牌與“made in China”印在一起。久而久之,中國自然就成了名牌產品的生產大國。到那時,在世人的心目中,好東西都是在中國生產的,“made in China”就是名牌,就是高質量的代表。到那時,在這些產品上貼上什么牌子,它都是名牌。

     〖抓住實業(yè)才能應對網絡時代〗

     先做OEM,把中國企業(yè)的實力做大,把技術水平做上來,把工人的素質做上來,把產品質量做上來,把國際口碑做上來。這樣經過10年、20年左右的時間,中國經濟逐步實業(yè)化,實體化,而眾多外國公司只做品牌,只做銷售,這些國家的經濟就會逐漸虛擬化,甚至空心化。他們手里只有品牌和營銷網絡,真正的實業(yè)已經轉到了中國。隨著互聯網的發(fā)展,網絡中介將逐步取代傳統的營銷中介——因為互聯網本身就是一個最能干、最廉價的營銷網絡。這時羽翼豐滿的中國企業(yè)(比如格蘭仕),就可以將現在看來必要、但在網絡時代則是多余的東西——傳統的營銷體系逐步丟掉,以其出廠價加上少量的營銷費用,直接把產品銷售給全球的最終用戶。這時中國就由“世界工廠”變成了真正的經濟大國。

鐘朋榮
 走出去,海爾,還是,格蘭仕,什么

擴展閱讀

小店,小生意,老板一個人全部搞定,這生意結構理應是簡單的。但是,生意就是生意,尤其是當前這個市場環(huán)境下,簡單操作就能賺錢,重復就能持續(xù)的生意已經越來越少了,要生存,要增長,要發(fā)展,就得要認真對待,要理

  作者:潘文富詳情


前言  不久前,廣東某咨詢顧問公司針對職業(yè)經理人進行了一項市場調查,其中有這樣一個題目:在目前的商品經濟社會中,富人、小資和窮人的認識標準是什么?一石激起千層浪,但其中的一個具有戲劇性的結果不免得令人

  作者:馮建軍詳情


以前就是簡單的培訓,后來叫增值服務,現在又叫賦能,就是廠家在技術層面對經銷商有些幫助,主要也就是上上課,提供些系統工具,參觀些市場。單次搞的叫論壇,多搞幾次就叫商學院了,再大點就叫戰(zhàn)略伙伴陪跑項目。這

  作者:潘文富詳情


  主持人:           王建軍  嘉 賓:  金劍南西安總代理       劉志剛  青年經濟學家、酒界知名學者  李 青  白酒業(yè)知名策劃人       云 龍好煙配好酒  主持人:我刊曾

  作者:王建軍詳情


2023年雙十一全網交易總額達11386億元,其中,綜合電商平臺銷售總額達9235億元,天貓位居綜合電商平臺榜首,隨后是京東和拼多多。 直播電商平臺表現不俗,2023年雙11,直播電商累積銷售額

  作者:mys5518詳情


西安王曉楠:為什么每一次互聯網風口你都錯過了你是否想過,為什么每一次互聯網風口都錯過了?這一次,我們來好好聊一聊。首先,我們來回顧一下過去的一些互聯網風口。從某寶電商到微商,社交電商再到直播,每一個風

  作者:mys5518詳情


版權聲明:

本網刊登/轉載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或來源機構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網不對其真?zhèn)涡载撠煛?br /> 本網部分文章來源于其他媒體,本網轉載此文只是為 網友免費提供更多的知識或資訊,傳播管理/培訓經驗,不是直接以贏利為目的,版權歸作者或來源機構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權方面問題或是本網相關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核實后將進行整理。


人才招聘 免責聲明 常見問題 廣告服務 聯系方式 隱私保護 積分規(guī)則 關于我們 登陸幫助 友情鏈接
COPYRIGT @ 2001-2018 HTTP://m.fanshiren.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資源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