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步快跑薪酬激勵模式”答疑

 193

關于“小步快跑薪酬激勵模式”的博文發(fā)表后,引出了一些不同意見,非常感謝博友們的關注和支持。現就有關疑問回復如下:

  1、“與過去基本工資+獎金的工資增長方式相比,工資支出成本有所降低”不能簡單的理解為工資下降。這里指的是和增長方式相比,實際上工資每年都有增長。工資支出成本有所降低一是因為員工流動性減小降低的成本;二是由于因指標測算不合理造成的個別崗位獎金過高問題得到解決降低的成本。再說這個成本降低幅度非常小,各單位都控制在0.3%—0.8%之間。

  2、“小步快跑薪酬激勵模式”與“基本工資+獎金”模式相比有什么不同?很簡單,獎金一般和效益掛鉤來計算,大多采用系數法,隨著企業(yè)經營的波動獎金的波動比較大,有的月份可能沒有獎金。另外崗位之間的獎金計算也不好把握,控制不好會相差懸殊,起不到好的激勵作用,還可能會引發(fā)矛盾。“小步快跑薪酬激勵模式”的起薪是和當地的工資水平相一致的,但由于加薪的時間提前,頻率增加,工資穩(wěn)步增加,尤其是優(yōu)秀員工能能得到更多的激勵機會,既發(fā)揮了激勵導向作用,又給人以收入穩(wěn)定的感覺。

  3、關于“小步快跑薪酬激勵模式”如何考核問題。考核是一種導向,主要圍繞公司的戰(zhàn)略目標來體現管理層的意圖。因為“小步快跑薪酬激勵模式”主要針對難量化考核的無硬性指標的崗位,所以,考核指標越簡單越人性化越好??己酥笜艘泻掀髽I(yè)實際,便于計算和操作。要建立公平、公正、公開的考核測評機構和相關管理辦法,將薪酬調整成為一根指揮棒,引導員工產生與公司目標一致的行為。

  4、“小步快跑薪酬激勵模式”的員工滿意度問題。“激勵”功能是薪酬調整的核心功能,是薪酬調整的最主要目標。激勵是通過提高大部分員工的滿意度,來達到“提高所有員工工作積極性”這個最終目標。

  在激勵的過程中,始終是部分員工的滿意度得到增強,部分員工的滿意度會減弱。而提高所有員工的滿意度只是個理想的狀態(tài),在現實中很難實現。

  5、“小步快跑薪酬激勵模式”的缺陷。目前我們只在難量化考核的無硬性指標崗位進行了實驗,不能應用于所有崗位。如何在有硬性指標的崗位推行還在研究當中,希望廣大博友多提寶貴意見。

 小步 快跑 答疑 薪酬 激勵 模式

擴展閱讀

一些公司避開創(chuàng)造力方面的培訓,因為創(chuàng)造力這個詞經常會被看做“是一種神秘的或者神授的事物,而并不是一個像正常的認知過程那樣可以得到提高的”。一些被忽略了的針對公司的大量調查證明,金錢和其他形式的獎勵會

  作者:李丹詳情


傳統(tǒng)企業(yè)轉型數字化營銷面臨著哪些難題? 傳統(tǒng)企業(yè)進行數字化轉型的目的是為了接觸終端用戶,了解用戶的本質需求,進行精細化運營,從而發(fā)掘用戶的更大價值。 但是,百分之90多的傳統(tǒng)企業(yè)在進行數字化轉

  作者:楊建允詳情


不管是傳統(tǒng)品牌方,還是電商品牌,都很依賴渠道商或者平臺方,都無法直接觸達用戶。所以對用戶不敏感,無法感知用戶的真實需求,所做的市場營銷活動,效果自然難以保證。 有人問,DTC和傳統(tǒng)渠道的邏輯有什么區(qū)

  作者:楊建允詳情


文旅消費年輕化,行業(yè)擁抱變化、積極轉型 近年來文旅客戶越來越年輕化,而部分文旅資源端在營銷和運營等方面還沿用著傳統(tǒng)的模式,這在一定程度上會降低年輕游客對文旅項目的消費意愿。因此,在用戶年輕化的趨

  作者:楊建允詳情


有一個感人的故事,對筆者的觸動很大,愿與大家共同分享。第一次參加家長會,幼兒園的老師說:“您的兒子有多動癥,在板凳上連三分鐘都坐不了,你最好帶他去醫(yī)院看一看。”回家的路上,兒子問她老師都說了些什么,她

  作者:董栗序詳情


  企業(yè)的渠道扁平化,除了為企業(yè)帶來極大的管理壓力之外,對于企業(yè)來說,不得不面對眾多的經銷商隊伍,在現代的商業(yè)社會中,商業(yè)競爭的具象化,映射出廠商管理的模式的推陳出新,這邊是高度集中的事業(yè)部制度,那邊

  作者:崔學良詳情


版權聲明:

本網刊登/轉載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或來源機構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網不對其真?zhèn)涡载撠煛?br /> 本網部分文章來源于其他媒體,本網轉載此文只是為 網友免費提供更多的知識或資訊,傳播管理/培訓經驗,不是直接以贏利為目的,版權歸作者或來源機構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權方面問題或是本網相關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核實后將進行整理。


 我要發(fā)布需求,請點我!
COPYRIGT @ 2001-2018 HTTP://m.fanshiren.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資源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