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對稱創(chuàng)新》新書精華連載之二十五

 作者:吳振海    120

第七章 挑戰(zhàn)者的成長之道(二)



揚長避短的立足階段



在這個立足階段,要以創(chuàng)造信息不對稱局勢、優(yōu)先級不對稱局勢和認知不對稱局勢為主,避開和強大對手的正面競爭,選擇對手忽視的細分市場或規(guī)模仍舊很小的全新市場,集中資源建立自己的價值網絡,克服客戶接受的障礙,形成局部市場的突破,成為“小池塘中的大魚”。但是成為“小池塘中的大魚”,對于有發(fā)展雄心的挑戰(zhàn)者來說,不應該是最終的目標,而只應該是一個市場的切入點或突破口。


避開強大對手,是因為挑戰(zhàn)者的實力還不足以和領先者同場競技。沃爾瑪、華為、聯想、華龍、奇強、舒蕾、雕牌、娃哈哈、力帆、TCL、波導等眾多國內外企業(yè)最初的發(fā)展戰(zhàn)略就是“農村包圍城市”,選擇對手不重視的市場。而像血爾這樣的企業(yè),則正好相反,它避開紅桃K在農村市場的強勢,從城市女性白領切入補血市場。



二戰(zhàn)后,日本企業(yè)起初并不具備和西方大企業(yè)競爭的實力,就選擇了生產美國對手不重視或忽視的低端小型產品。西方大企業(yè)擅長的是生產大型的汽車、家用電器、復印機和摩托車,而對小型的廉價產品不屑一顧,于是日本企業(yè)就專做廉價的小型產品。發(fā)展之初,雖然日本企業(yè)的產品便宜,但質量卻還不過關。不過由于小型產品市場的競爭不強,因此日本企業(yè)有充裕的時間不斷改進和積累實力。到了六七十年代,日本企業(yè)開始進入西方大企業(yè)勢力較弱或忽略的一些發(fā)展中國家市場。那時美國制造商對于亞洲國家的市場完全不感興趣,主要集中于北美和歐洲市場,于是日本企業(yè)就又把廉價的產品銷售到東南亞。


避開了強大對手的競爭,并不等于挑戰(zhàn)者就生存無憂。挑戰(zhàn)者還要建立本企業(yè)的價值網絡,和其他合作伙伴一起組建利益共同體,解決產品如何被客戶所接受的問題。這個障礙也許是產品價格,也許是產品質量,也許是對企業(yè)的信心或者對企業(yè)人員的信任,甚至是客戶根本不知道有你這樣一個企業(yè)。


把勃肯涼鞋從德國引入美國市場的瑪格特•弗雷澤,就是克服渠道的接受障礙后才取得成功的。1966年,瑪格特•弗雷澤在德國度假時偶然發(fā)現了勃肯涼鞋,她發(fā)現這種涼鞋能夠有效緩解慢性腳痛病,于是決心把它引入美國市場。然而在開拓銷售渠道時,弗雷澤遇到了大麻煩:由于勃肯涼鞋的式樣比較怪異,美國的鞋店老板都覺得這種產品在美國沒有市場,傳統(tǒng)的鞋店都拒絕銷售。在一個朋友的建議下,弗雷澤參加了舊金山一個健康食品商店的展覽會。在那里,她發(fā)現健康食品商店的老板更容易接受這種涼鞋。于是,勃肯涼鞋選擇了健康食品店的渠道進行銷售。一段時間后,一些鞋店老板奇怪地發(fā)現:從健康食品商店出來的顧客,胳膊下面夾著鞋盒。這些非傳統(tǒng)渠道的銷售終于引起了鞋店渠道的關注和認可,勃肯涼鞋從此開始進入主流的鞋店銷售渠道,并且從70年代開始風靡美國。


強大對手的障礙要繞開,客戶障礙則必須克服。因為客戶接受這個障礙不克服,挑戰(zhàn)者就無法生存。挑戰(zhàn)者要克服的客戶障礙,不僅僅是要有能力為客戶提供更高的價值,更要建立客戶對自己的信任,消除客戶的恐懼、障礙和疑慮。這就需要企業(yè)在廣告、公關和推廣活動上,把自己的價值向顧客傳播出去。


華為開拓海外市場,為了讓客戶接受自己,選擇的是“先賣祖國,再賣華為,最后賣產品”;希望飼料為了讓客戶接受自己的產品,樹立客戶的信心,在開拓一些市場時先讓客戶免費試用;韓國現代汽車為消除20世紀80年代其因產品質量低劣造成的惡果,重新克服客戶接受的障礙,向美國消費者慷慨地提供了長達10年和行駛10萬里的售后保證;戴爾電腦創(chuàng)業(yè)之初,雖然直銷模式有很多優(yōu)勢,但為了克服顧客對一家沒有名氣、沒有店面的小公司的產品接受障礙,在廣告上打出“30天內退款保證”,以消除顧客的顧慮和恐懼;奧克斯空調抓住空調剛獲得“質量免檢”榮譽的機會,響亮地向消費者喊出“品質是爹,平價是娘”的口號,通過“爹娘革命”等一系列事件營銷活動向消費者證明自己的價值。


即使客戶第一次接受并購買產品后,若產品質量不過關,客戶障礙就不能算克服。中國國內的手機廠商曾經輝煌一時,占有中國手機市場的半壁江山。但是從2005年以來,國產手機的市場份額進入低谷,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初期的渠道優(yōu)勢和產品設計上的相對優(yōu)勢不復存在;第二,產品質量問題暴露出來。遇到這樣的問題,企業(yè)需要做的是,要么找到能夠接受現有產品的其他市場,要么提高產品質量或創(chuàng)造新的產品設計優(yōu)勢。


在開拓美國市場時,韓國的現代就遇到過質量問題。1986年,韓國現代開始出口Excel汽車到美國市場,第一年銷量達16萬輛,第二年則銷了26萬輛?,F代汽車初期的成功主要是因為市場策略正確,然而兩三年后,產品質量問題令現代汽車在美國的銷量快速下滑,被評為“檔次低”、“工藝差”的汽車。當時美國NBC主持人杰雷諾說:“現代汽車,只有推它才會動,而且還要在下坡時!”鄭夢九上臺后,致力于改善質量問題,提出了“品生品死”的口號,鼓勵員工提出改善質量的各種方案。如果遇到質量上的任何問題,員工都可以直接向鄭夢九提出?,F代汽車臥薪嘗膽,通過引進先進的質量管理制度和供應商管理方法,在客戶心目中的質量指數不斷上升,到2000年時,質量水平已經接近了豐田汽車。


挑戰(zhàn)者在這個階段,就是要尋找到有客戶、競爭很少的細分市場,然后集中資源,克服所有阻礙客戶接受自己產品的障礙,完善本企業(yè)的價值網絡,從而在局部市場站穩(wěn)腳跟,成為“小池塘中的大魚”。

 不對稱創(chuàng)新,新書,精華,連載,二十五

擴展閱讀

  聯想集團與神州數碼,你更看好誰的未來?  答案似乎不言自明:并購IBMPC業(yè)務的聯想集團已一躍成為千億量級的跨國公司;而實現了“再造一個不叫聯想的聯想”目標的神州數碼尚是百億量級的徹頭徹尾的本土公

  作者:郭劍詳情


  那么,中小企業(yè)成長的核心邏輯是什么?  這是本書努力思考并試圖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回答的問題。本書給出的回答是:模式創(chuàng)新,持續(xù)不斷的模式創(chuàng)新?! ≡谀J絼?chuàng)新這根主線下,本書的核心內容可以概括為八個觀點

  作者:郭劍詳情


  2006年6月6日,港灣被華為正式收購,至此港灣事件劃上句號。  港灣事件一度成為各大媒體爭相關注甚至熱炒的焦點,很大程度上因為故事的另一主角是公眾期盼熟悉而事實上卻較為隱秘的華為和它的領導人任正

  作者:郭劍詳情


  回頭來看,港灣“簡單而不無空想”的創(chuàng)業(yè)邏輯本身即存在缺陷。有媒體將港灣的創(chuàng)業(yè)邏輯提煉為:通過具有煽動性和誘惑力的上市目標、職業(yè)空間和期權激勵吸引到業(yè)內最優(yōu)秀的人才,而在通信業(yè)有了人才就有了技術和市

  作者:郭劍詳情


  產品點上的“一技之長”  2006年4月,幾乎已被公眾淡忘的“商務通”在京高調發(fā)布最新產品“商務通隱形手機F8”。隨后,以濮存昕任形象代言人的商務通廣告開始越來越頻繁地進入我們視野。這款“歷時四年

  作者:郭劍詳情


  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橡果國際目前都是一家風頭正健的公司:2005年入選德勤首屆“高科技高成長50強”,2006年入選《中國企業(yè)家》“21未來之星”且名列第一,獲得著名風險投資機構軟銀亞洲3500萬

  作者:郭劍詳情


版權聲明:

本網刊登/轉載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或來源機構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網不對其真?zhèn)涡载撠煛?br /> 本網部分文章來源于其他媒體,本網轉載此文只是為 網友免費提供更多的知識或資訊,傳播管理/培訓經驗,不是直接以贏利為目的,版權歸作者或來源機構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權方面問題或是本網相關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核實后將進行整理。


 我要發(fā)布需求,請點我!
COPYRIGT @ 2001-2018 HTTP://m.fanshiren.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資源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