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宗譚崔的精神與性

  文件類別:其它

  文件格式:文件格式

  文件大?。?8K

  下載次數(shù):210

  所需積分:3點

  解壓密碼:qg68.cn

  下載地址:[下載地址]

清華大學卓越生產運營總監(jiān)高級研修班

綜合能力考核表詳細內容

密宗譚崔的精神與性
獻給
想要把“性”提升到心靈層次的享受的人
想要超越“性”的人
這是本人翻譯奧修作品的第十五本。
奧修那具有穿透力的話語一再一再地打擊到我內心的深處,使我不禁想拋棄那屬于頭腦的一切,而進入心的領域,進入那曾經(jīng)瞥見過的、似乎是來自彼岸的“淚喜”。
門徒:謙達那
一九九二年二月于臺北

本書內容摘自“奧秘之書”:
第一章:奧秘之書,第一卷,第二章,一九七二年十月二日演講
第二章:奧秘之書,第一卷,第七章,一九七二年十月七日演講
第三章:奧秘之書,第三卷,第十四章,一九七三年三月三十日演講
第四章:奧秘之書,第三卷,第一章,一九七三年二月二十二日演講
第五章:奧秘之書,第三卷,第二章,一九七三年二月二十三日演講
第六章:奧秘之書,第二卷,第十六章,一九七三年一月二十九日演講

原序

這本書的序文應該是一首歌或是一支舞,或是溫暖的夏天夜晚一個融解的夕陽。透過這本書的內容,你將會遭遇到的經(jīng)驗是無法用筆墨來形容的。奧修是一個活的師父,他的“在”就是我們每一個人攜帶在我們內心里那活生生的真理的確認。
不知道怎么樣,在二十世紀的狂亂里,我們已經(jīng)無視于我們自己的大陸。世界已經(jīng)變成一個異國的和人造的地方,在那里充滿了神經(jīng)病和挫折,在那里,憤怒和暴力在表面上的遵從底下嘶嘶作響,隨時都準備要爆發(fā)出來。
在為我們打開譚崔世界的時候,奧修進入了我們現(xiàn)代疾病的根本原因。性是最基本的能量,它彌漫著我們整個人的每一個細胞,它是我們的泉源,然而它常常被用控制的手段來處理,要不然就是我們壓抑了它,要不然就是將它當成一種駕馭和剝削別人的工具。
奧修以一種獨特的方式來打破這個模式,他帶著清晰和深奧的洞見打開了進入我們真實存在的門。在他的看法里,沒有什么東西是彼岸的,彼岸就根入在此岸,那個起始點就是此時此地,而進入此時此地的鑰匙就是以我們本然的樣子來接受我們自己,在那個接受當中就是蛻變,這就是奧修跟我分享的譚崔偉大的奧秘。接受欲望,跟著它走,但是必須帶著很深的敏感度、帶著覺知、帶著愛。
性只是開始,而不是結束,但是如果你錯過了起點,你也將會錯過終點。
不要錯過!讓他的話語引起你內心的共鳴,讓你的內心升起很大的信任,讓他在喜樂的人生探險旅途帶著你一起走。
男門徒:波雷姆吉特
一九八三年八月

第一章 譚崔和瑜伽

性是基本的能量……對瑜伽來講,要跟這個能量抗爭……
對譚崔來講,要使用它、蛻變它!有很多問題,第一個問題:
奧修,傳統(tǒng)的瑜伽和譚崔之間有什么不同,它們是一樣的嗎?
譚崔和瑜伽基本上是不同的,它們達到同樣的目標,但是那個途徑不僅不同,而且互相對立,這一點必須被了解得非常清楚。
瑜伽的過程也是一種方法論,瑜伽也是一種技巧,瑜伽不是一種哲學。就好象譚崔一樣,瑜伽也是靠行動、方法、和技巧。在瑜伽里,“作為”會引導到“本性”,但是那個過程是不同的。在瑜伽里,一個人必須去抗爭,那是武士的途徑。在譚崔的途徑上,一個人根本不需要去抗爭,相反地,他必須去放縱,但是要帶著覺知。瑜伽是帶著覺知壓抑,譚崔是帶著覺知放縱。
譚崔說:不管你是怎么樣,“那最終的”跟它并不是相反的。它是一種成長,你可以成長而成為“那最終的”。你跟真實的存在之間并沒有對立,你是它的一部分,所以不需要奮斗、不需要沖突、不需要反抗本性。你必須使用本性,不管你現(xiàn)在是怎么樣,你就必須使用它來超越。
在瑜伽的途徑里,你必須跟你自己抗爭來達到超越。在瑜伽里,“世界”和“莫克夏“(解放;自由)是兩個對立的東西;現(xiàn)在的你和你能夠成為的你是兩個對立的東西。要壓抑、抗爭、和融解那個“你現(xiàn)在是的”,好讓你能夠達成那個“你能夠是的”。在瑜伽里,超越是一種死亡,你必須一死,然后你真正的本性才能夠誕生出來。在譚崔的眼光里,瑜伽是一種很深的自殺:你必須殺掉你自然的自己——你的身體、你的本能、你的欲望,每一樣東西都要殺掉。
譚崔說:要按照你本然的樣子來接受你自己。它是一種很深的接受,下要在“你”和“那真實的”之間創(chuàng)造出一個差距,不要在“世界”和“涅盤”之間創(chuàng)造出一個差距,不要創(chuàng)造出任何差距!對譚崔而言,根本就沒有差距,死亡是不需要的。不需要用死亡來達到你的再生,而是要去超越,為了要達到超越,你必須使用你自己。
比方說,有性存在,那是基本的能量,那是你透過它而生出來的基本能量 ,你一生下來就帶著它,你的存在和你身體的基本細胞都帶著性,所以人類的頭腦就在性的周圍繞圈子。對瑜伽來講,要跟這個能量抗爭,透過抗爭,你會在你自己里面創(chuàng)造出一個不同的中心,你抗爭得越多,你就越會在一個不同的中心整合起來,然后性就變成不是你的中心。
跟性抗爭——當然是有意識地——將會在你的存在里創(chuàng)造出一個新的中心 、一個新的著重點、一個新的結晶,那么性將不會是你的能量,在跟性抗爭之際,你將會創(chuàng)造出你的能量,有一種不同的能量將會進入存在,有一個不同的存在中心將會產生出來。
對譚崔來講,要使用那個性能量,不要跟它抗爭,要蛻變它!不要以敵意來思考,要跟它保持友善,它是你的能量,它不是邪惡的,它不是壞的。每一種能量都是中性的,它可以被用來反對你,也可以被用來替你工作。你可以阻礙它,你也可以利用它來當作墊腳石,它可以被使用。當它正確地被使用,它就變成友善的;當它錯誤地被使用,它就變成你的敵人,然而它既不是敵人,也不是朋友。能量是中性的。
象一般人這樣地使用性,它會變成你的敵人,它會摧毀你,你只會在性里面發(fā)散掉你的能量。瑜伽采用相反的觀點,采用跟一般頭腦相反的觀點。一般的頭腦被它自己的欲望所摧毀,所以瑜伽就告訴你說要停止欲求,要成為無欲的!要跟欲望抗爭,然后在你里面創(chuàng)造出一個無欲的整合。
而譚崔說,要去覺知你的欲望,不要創(chuàng)造出任何抗爭,帶著全然的意識進入欲望。當你帶著全然的意識進入欲望,你就超越了它,雖然你在它里面,但是你并沒有真正在它里面,你經(jīng)歷過它,但你仍然保持是一個局外人。
瑜伽非常具有吸引力,因為瑜伽跟一般的頭腦相反,所以一般的頭腦能夠了解瑜伽的語言。你知道性是如何在摧毀你,你知道你是如何象一個奴隸或一個木偶一樣地在它的周圍繞圈子,你從你的經(jīng)驗當中了解到這一點,所以當瑜伽叫你跟它抗爭,你就能夠立刻了解它的語言,這就是它的吸引力,這就是瑜伽比較能夠吸引你的理由。
譚崔可能沒有那么容易吸引你,它似乎比較困難:要如何進入欲望而不要被它所淹沒?要如何有意識地帶著全然的覺知來進入性行為?一般的頭腦會感到害怕,它似乎是危險的,既然它是危險的,任何你所知道的性都會產生這個危險。你知道你自己,你知道如何能夠欺騙你自己,你知道得很清楚,你的頭腦非常狡猾,你可以進入欲望、進入性、進入每一件事,而你可以欺騙你自己說,你是帶著全然的覺知進入的。因此你會覺得危險,那個危險并不是在譚崔本身,而是在你自己里面。瑜伽的吸引力是因為你的緣故,是因為你那一般頭腦的緣故,是因為你那壓抑的性意念、饑渴的性意念、以及放縱的性意念的緣故。
因為一般的頭腦在性方面并不健康,所以瑜伽才會具有吸引力。在性方面,我們并不正常,也不自然,我們非常異常、非常不健康,真的是發(fā)瘋了,但是因為每一個人都跟我們一樣,所以我們從來沒有感覺到它。瘋狂是那么地正常,所以不瘋狂或許看起來反而異常。在我們眾人之中,一個佛看起來是異常的,一個耶穌看起來是異常的,他們不屬于我們,然而我們所謂的正常事實上是一種疾病。
我們這個所謂“正常的”頭腦創(chuàng)造出瑜伽的吸引力。如果我們能夠很自然地來看性這件事,不要在它的周圍創(chuàng)造出任何哲學,不要有贊成或反對的哲學;如果你看性就好象在看你的手或你的眼睛;如果它以一種自然的東西完全被接受,那么譚崔就會具有吸引力,唯有如此,譚崔才能夠為多數(shù)人所采納。
譚崔的時代正在來臨,遲早譚崔將會在眾人里面首度爆發(fā)出來,因為那個時間已經(jīng)首度變成熟——成熟地將性看成自然的。那個爆發(fā)可能會來自西方,
因為弗洛依德、容格、和雷克(Wilhelm Reich) ,他們已經(jīng)準備好那個背景 ,他們不知道譚崔,但是他們已經(jīng)為譚崔的發(fā)展準備好了基本的基礎。
西方的心理學已經(jīng)達到了一個結論,認為人類的基本毛病就是圍繞在性的某一個地方,人類基本的瘋狂是以性為指向的,所以除非這個性的指向被溶解,否則人類無法成為自然的、正常的,人之所以步入歧途只是因為他們對性采取了一個態(tài)度。
不需要態(tài)度,唯有如此,你才能夠成為自然的。你對你的眼睛有什么態(tài)度嗎?它們是邪惡的或是神圣的呢?你有贊成或反對你的眼睛嗎?根本沒有態(tài)度 !所以你的眼睛是正常的。如果你采取了某種態(tài)度,如果你認為你的眼睛是邪惡的,那么你的眼睛要看就會變得很困難,那么你的視力就會變得跟性一樣有問題,那么你會想要去看,你會欲求或渴望去看,但是當你看的時候,你就會覺得有罪惡感,每當你去看,你就會覺得有罪惡感,好象你做錯了什么事,好象你犯了什么罪,你會想要扼殺“看”這個工具,你會想要摧毀你的眼睛。然而你越是想要去摧毀它,你就越會變得以眼睛為指向,然后你的處境就會變得很荒謬:你會越來越想去看,同時你會覺得越來越有罪惡感,這種情形就發(fā)生在性中心。
譚崔說,不論你現(xiàn)在是怎么樣,你都要接受你自己,這就是最基本的要件——全然接受。唯有透過全然接受,你才能夠成長,然后使用你所具有的每一種能量。你要如何來使用那些能量呢?接受它們,然后找出那些能量是什么。性是什么?這個現(xiàn)象是什么?我們對它并不熟悉,我們所知道的很多關于性的事情都是由別人教給我們的,我們或許已經(jīng)經(jīng)歷過性行為,但都是帶著罪惡感,帶著一種壓抑的態(tài)度在匆匆忙忙當中完成,就好象某件事必須被完成,然后才能夠釋下重擔。性行為并不是一個愛的行為,你在做它的時候并不會感到快樂,但是你又離不開它,你越是試著想要離開它,它就變得越具有吸引力;你越是想要否定它,你就越會覺得它在邀請你。
你無法否定它,這種否定和摧毀的態(tài)度會破壞那個能夠了解它的頭腦、覺知、和敏感性,所以性仍然會繼續(xù),但是從事于它的人已經(jīng)變得沒有敏感度,因此你變得無法了解,唯有深入的敏感度才能夠了解任何東西。唯有一種深入的感覺、唯有深入它里面,你才能夠了解。唯有當你進入性的時候能夠象詩人一樣在百花中穿梭,你才能夠了解性。如果你對花朵覺得有罪惡感,你或許會經(jīng)過花園,但是你將會閉著眼睛經(jīng)過,你將會匆匆忙忙地經(jīng)過,你將會以瘋狂的快速經(jīng)過,不管怎么說,你必須趕快離開那座花園,這樣的話,你怎么能夠覺知呢?
所以譚崔說:不管你現(xiàn)在是怎么樣,你都要全然接受。你是一個偉大的奧秘,你具有很多層面的能量,你要接受它,帶著深深的敏感度、帶著覺知、帶著愛、帶著了解,隨著每一種能量移動。跟著它流動……那么每一種欲望都能夠變成一個超越的工具。那么每一種能量都能夠變成一個幫助,然后這個世界就是涅盤,這個身體就是一座廟、一座神圣的廟、或是一個神圣的地方。
瑜伽是否定,而譚崔是肯定。瑜伽以二分性來思考,因此才會有“瑜伽”(yoga)這個字,它意味著將兩樣東西放在一起,但是這樣一來就會有二分性。
譚崔說,沒有二分性。如果有二分性,那么你就無法將它們放在一起。不管你以什么樣的方式去嘗試,它們都將仍然保持是兩者,不管你以什么樣的方式將它們放在一起,它們仍然會保持是兩者,那個斗爭將會持續(xù)下去,那個二分性將會持續(xù)下去。如果世界和神性是“二”,那么它們就無法被放在一起;如果事實上它們并不是“二”,而只是看起來是“二”,唯有如此,它們才能夠成為“一”。如果你的身體和靈魂是“二”,那么它們無法被放在一起。如果你和神是“二”,那么就不可能將你們放在一起,你們將會保持是“二”。
譚崔說,沒有二分性,那個二分性只是外表,所以為什么要幫助外表更加成長呢?譚崔說,為什么要幫助這個二分性的外表更加成長呢?立刻將它溶解掉!成為“一”!透過接受,你就成為“一”,而不是透過抗爭。接受這個世界、接受這個身體、接受每一樣它里面固有的東西,不要在你里面創(chuàng)造出一個不同的中心,因為對譚崔而言,那個不同的中心只不過是自我。記住,對譚崔而言,那只不過是自我。不要創(chuàng)造出一個自我,只要覺知你現(xiàn)在是什么。如果你抗爭,那么自我將會存在,所以很難找出一個不是自我主義的瑜伽行者,非常困難!瑜伽行者或許會繼續(xù)談論無我,但是他們不可能無我,他們運作的方式就是會產生自我,他們的方式是抗爭。如果你抗爭,你一定會產生自我,你越抗爭,自我就越被增強,而如果你在抗爭中得到勝利,那么你將會產生一個非常高的自我。
譚崔說,不要抗爭,那么就不可能有自我。如果我們了解譚崔,那么就會有很多問題產生,因為對我們來講,如果沒有抗爭,那么就只有放縱。對我們來講,沒有抗爭意味著放縱,然后我們就會變得害怕。我們已經(jīng)放縱好幾世了,但是我們并沒有達到任何地方。對譚崔而言,它所說的放縱并不是我們一般的放縱。譚崔說:放縱,但是要有覺知。你在生氣,譚崔不會叫你不要生氣,譚崔說:你要生氣,全心全意地生氣,但是要有覺知!譚崔并不反對憤怒,譚崔只反對靈性上的睡覺、靈性上的無意識。當你生氣的時候要有覺知,這就是譚崔方法的奧秘,如果你有覺知,憤怒就被蛻變了,它會變成慈悲。
所以譚崔說:不要說憤怒是你的敵人——憤怒是慈悲的種子。同樣的憤怒、同樣的能量將會變成慈悲,如果你跟它抗爭,那么就不可能會有慈悲。所以如果你能夠成功地抗爭、成功地壓抑,你將會變成一個死氣沈沈的人。你將不會有憤怒,因為你已經(jīng)壓抑了它;你也不會有慈悲,因為只有憤怒能夠轉變成慈悲。如果你壓抑得很成功——那是不可能的——那么就不會有性,但是也不會有愛,因為當性死掉之后,就沒有能量能夠成長為愛。所以你將會沒有性,但是你也將會沒有愛,然后整個要點就被錯過了。因為如果沒有愛,就沒有神性;沒有愛,就沒有解放;沒有愛,就沒有自由。
譚崔說:同樣這些能量必須被蛻變。它可以以這樣的方式來描述:如果你反對這個世界,那么就沒有涅盤,因為是這個世界本身要被蛻變成涅盤的。如果你反對這個世界,那么你就是反對基本的能量,而那個基本的能量就是泉源。所以譚崔的煉金術告訴我們說不要抗爭,要跟所有上天賦予我們的能量保持友善的關系,要迎接它們,要感激說你有憤怒、你有性、你有貪婪。要覺得感激,因為這些是隱藏的泉源,它們能夠被蛻變,也能夠被打開。當性被蛻變之后,它就變成了愛,那個毒素就消失了,那個丑陋就消失了。
種子是丑陋的,但是當它變得活生生,當它開始發(fā)芽、開始開花,就會有美存在。不要將種子拋棄,因為這樣做的話,你同時也將它里面的花朵拋棄了?;ǘ渖形闯霈F(xiàn),所以你還看不到它們,雖然它們尚未顯現(xiàn)出來,但它們是存在的。使用這顆種子,好讓你能夠達到開花。接受它,帶著敏感的了解和覺知,那么放縱就可以被允許。
還有一件事,那真的是非常奇怪,但那是譚崔最深的發(fā)現(xiàn)之一,那就是:不論你將什么當成你的敵人——貪婪、憤怒、恨、性,不論什么東西——是你將它們看成敵人的態(tài)度促使它們變成你的敵人。要將它們當成神圣的禮物來接受它們,以一種非常感激的心情來接近它們。
比方說,譚崔發(fā)展出很多技巧來蛻變性能量。當你從事性行為的時候,你必須好象你在接近神圣的廟宇;當你在從事性行為的時候,要將它當成好象是一種祈禱、一種靜心,感覺它的神圣,那就是為什么在卡丘拉荷(Khajuraho)、在普里(Puri)、在科那拉克(Konrak),每一座廟都有男女交媾的雕象。那些廟宇墻壁上的性行為似乎是不合邏輯的,尤其對基督教、回教、或耆那教來講是不合邏輯的,它似乎是不可思議的、矛盾的。廟宇為什么會跟男女交媾的雕象結合在一起呢?在卡丘拉荷廟的外墻,每一種可以想象出來的交媾姿勢都用石頭雕在墻上,為什么呢?在廟宇里面,它似乎不應該占任何地位,在我們的頭腦里或許還可以容納一些?;浇虩o法想象教堂的墻壁會有那些卡丘拉荷的雕象,不可能!
現(xiàn)代的印度對那個也會覺得有罪惡感,因為現(xiàn)代印度人的頭腦是由基督教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它們是印度式的基督教,它們更糟糕,因為成為一個基督徒是好的,但是成為一個印度的基督徒簡直非常奇怪。他們對那件事覺得有罪惡感,有一個印度的領袖坦丹(Tandan)甚至建議說這些廟宇應該被摧毀,他說那些廟宇不屬于我們!事實上,它們并不屬于我們,因為譚崔已經(jīng)有很久的時間,已經(jīng)有好幾個世紀不在我們的心里,它并不是主流。瑜伽一直都是主流,對瑜伽來講,卡丘拉荷是無法想象的,它必須被摧毀。
譚崔說:從事性行為要好象你是在進入一座神圣的廟宇,所以它們將性行為畫在神圣廟宇的墻壁上。他們說:當你在從事性行為的時候要好象你在進入一座神圣的廟宇,所以當你進入神圣的廟,性必須在那里,這樣它們兩者才能夠在你的頭腦里連結起來,這樣你才能夠感覺到世界和神性并非兩個相互斗爭的因素,而是一體的;它們并不是互相矛盾的,而是不同的兩極,互相幫助對方。因為有了這個極性,所以它們才能夠存在,如果這個極性喪失了,這整個世界就喪失了,所以你要注意看它隱藏在深處的一體,不要只看表面的兩極,要看使它們成為一體的內在之流。
對譚崔而言,每一樣東西都是神圣的。這一點要記?。簩ψT崔而言,每一樣東西都是神圣的,沒有一樣東西是不神圣的。以這樣的方式來看:對一個沒有宗教性的人而言,每一樣東西都是不神圣的,而對所謂的宗教之士而言,某些東西是神圣的,某些東西是不神圣的;但是對譚崔而言,每一樣東西都是神圣的。
前幾天,有一個基督教的傳教士跟我在一起,他說:“神創(chuàng)造出這個世界。”所以我問他:“誰創(chuàng)造出罪惡?”他說:“是魔鬼。”然后我問他:“是誰創(chuàng)造出魔鬼?”他就楞住了,他說:“當然是神創(chuàng)造出魔鬼。”魔鬼創(chuàng)造罪惡,而神創(chuàng)造出魔鬼,這樣說的話,那么誰是真正的罪人——是魔鬼還是神?二分性的觀念總是導致這種荒謬的結論。
對譚崔來講,神和魔鬼并不是兩者。事實上對譚崔來講沒有什么東西可以被稱為“魔鬼”,每一樣東西都是神性的,每一樣東西都是神圣的!這似乎是最深的、最正確的觀點。如果這個世界上有任何一樣東西是不神圣的,那么它是來自哪里?它怎么會變成這樣?
所以只有兩個選擇:第一個是無神論者的選擇,他們說每一樣東西都是不神圣的,那沒有問題,他也是一個非二分性的人,他在世界上看不出任何神圣的東西。另外一個是譚崔的選擇:每一樣東西都是神圣的,他也是一個非二分性的人,但是在這兩者之間,那些所謂的宗教之士并不是真的具有宗教性,他們既不是宗教的,也不是非宗教的,因為這樣的話,他們就會一直處于沖突之中,而他們的整個神學就是試著要使他們的說法保持沒有漏洞,然而漏洞總是存在。
如果在這個世界上有一個單一的細胞、或一個單一的原子是不神圣的,那么整個世界就會變成不神圣的,因為那個不神圣的原子怎么能夠存在于一個神圣的世界里?它怎么能夠如此!它必須被每一樣東西所支持。一樣東西要存在的話必須被每一樣東西所支持,而如果一樣不神圣的元素被所有神圣的元素所支持,那么它們之間又有什么不同呢?所以,要不然就是這個世界是無條件的、完全神圣的,要不然就是它是不神圣的,沒有中間的路線。
譚崔說每一樣東西都是神圣的,因此我們無法了解它。如果我們能夠稱之為一個觀點的話,它是最深的、非二分的觀點。然而事實上它并不是一個觀點,因為任何觀點一定是二分性的。譚崔不反對任何東西,所以它不是一個觀點,它是一個被感覺出來的統(tǒng)一體,它是一個被經(jīng)驗出來的統(tǒng)一體。
瑜伽和譚崔是兩個途徑。譚崔無法那么具有吸引力是因為我們具有缺陷的頭腦。但是每當有某一個人的內在是健康的、不混亂的,譚崔對他來講就具有一種美,唯有到了那個階段,他才能夠了解譚崔是什么。瑜伽具有吸引力,很容易就具有吸引力,因為我們都具有一個受到擾亂的頭腦。記住,最終來講,任何東西是否具有吸引力都是你的頭腦所使然的,你是它的決定因素。
這兩個方法是不同的。我并不是在說一個人無法透過瑜伽而達成,一個人也
密宗譚崔的精神與性
 

[下載聲明]
1.本站的所有資料均為資料作者提供和網(wǎng)友推薦收集整理而來,僅供學習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權的,請來電指出,本站將立即改正。電話:010-82593357。
2、訪問管理資源網(wǎng)的用戶必須明白,本站對提供下載的學習資料等不擁有任何權利,版權歸該下載資源的合法擁有者所有。
3、本站保證站內提供的所有可下載資源都是按“原樣”提供,本站未做過任何改動;但本網(wǎng)站不保證本站提供的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時本網(wǎng)站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損失或傷害。
4、未經(jīng)本網(wǎng)站的明確許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鏈接本站下載資源;不得復制或仿造本網(wǎng)站。本網(wǎng)站對其自行開發(fā)的或和他人共同開發(fā)的所有內容、技術手段和服務擁有全部知識產權,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壞,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傳資料,請點我!
COPYRIGT @ 2001-2018 HTTP://m.fanshiren.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資源網(wǎng)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