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企業(yè)所得稅法

  文件類別:其它

  文件格式:文件格式

  文件大?。?9K

  下載次數(shù):78

  所需積分:1點

  解壓密碼:qg68.cn

  下載地址:[下載地址]

清華大學卓越生產運營總監(jiān)高級研修班

綜合能力考核表詳細內容

第十四章 企業(yè)所得稅法
|  |第十四章 企業(yè)所得稅法 |[pic]打印| | | |本頁 | | | | | |  第一節(jié) 納稅義務人及征稅對象(了解) | |    | |  一、納稅義務人:在我國境內實行獨立經濟核算的企業(yè)或組織| |為企業(yè)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 | |  二、征稅對象:來源于中國境內、境外的全部生產經營所得和| |其他所得 | |   | |  第二節(jié) 企業(yè)所得稅稅率(熟悉) | |  | |  法定稅率:33%比例稅率,還有兩檔照顧稅率   | |年應稅所得額 | |適用稅率 | | | |3萬(含3萬) | |18% | | | |3-10萬(含10萬) | |27% | | | |10萬以上 | |33% | | | |  如果企業(yè)上一年度發(fā)生虧損,可用當年應稅所得予以彌補(以| |前年度虧損應在補虧期內),按補虧后的應稅所得額選擇適用稅率| |。 | |   | |  第三節(jié) 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全面掌握) | |   | |   | |方法 | |公式 | |說明 | | | |直接法 | |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準予扣除項目金額 | |公式中收入總額為稅法規(guī)定的計稅收入,準予扣除項目金額為按稅| |法規(guī)定范圍和限額標準計算的扣除金額 | | | |間接法 | |應納稅所得額=會計利潤+納稅調整增加額-納稅調整減少額 | |公式中"納稅調整增加額"是指: | |  1.會計利潤計算中已扣除,但超過稅法規(guī)定扣除標準部分; | |  2.會計利潤計算中已扣除,但稅法規(guī)定不得扣除的項目金額 | |; | |  3.未記或少記的應稅收益。 | |  公式中"納稅調整減少額"包括: | |  1.彌補以前年度(5年內)未彌補虧損額; | |  2.減稅或免稅收益; | |  3.境外企業(yè)或境內聯(lián)營企業(yè)分回利潤(先調減,再還原成稅 | |前并入應納稅所得額) | | | | | |  一、收入總額 | |  (一)《企業(yè)所得稅暫行條例》中規(guī)定的一般收入--共7項 | | ?。ǘ┨厥庥嫸愂杖耄?8項,主要有: | |  1.對企業(yè)返還流轉稅的稅務處理 | |  企業(yè)減稅或返還的流轉稅(含即征即退、先征后退),一般情| |況下都應并入企業(yè)利潤,照章征收企業(yè)所得稅。 | |  2.資產評估增值的稅務處理 | |   | |資產評估增值的原因 | |稅務處理方法 | | | |(1)清產核資中的資產評估增值 | |不計入應稅所得額。 | | | |(2)產權轉讓中凈損益 | |計入應稅所得額。 | | | |(3)股份制改造中資產評估增值 | |不計入所得額,但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不得扣除因評估增值而多| |提的折舊和多攤銷的成本,調整方法有兩種: | |  (1)據(jù)實逐年調整; | | ?。?)綜合調整。 | | | |  3.接受捐贈資產 | | ?。?)納稅人接受捐贈的實物資產,不計入應納稅所得額; | | ?。?)納稅人出售該資產或進行清算時,以出售或清算價格與 | |接受捐贈的實物價格相比較,誰價高以誰計入應納稅所得額。如果| |售價高,還可扣除清理費用 | |  關注新增內容: | |  【例題】某企業(yè)將一年前接受捐贈的一臺設備出售(原入賬價| |值12萬元),售價12.5萬元,另支付出售運輸裝卸費0.8萬元,此 | |項業(yè)務應納企業(yè)所得稅為(?。?。 | |  A.3.696萬元 | |  B.3.86萬元 | |  C.3.96萬元 | |  D.4.125萬元 | |  【答案】C | |  應納所得稅=12×33%=3.96(萬元) | |  4.銷售貨物給購貨方的折扣銷售。 | |  在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的折扣有:銷售折扣的折扣額、折扣銷| |售的折扣額(銷售額與折扣額同在一張發(fā)票) | |  5.企業(yè)收取的包裝物押金,凡逾期未返還買方的,應確認為 | |收入。 | |  6至18 項中重點: | |  11.納稅人在基本建設、專項工程及職工福利等方面使用本企| |業(yè)商品、產品的作為收入處理;納稅人對外進行來料加工裝配業(yè)務| |,按合同約定留歸企業(yè)的剩余材料也作為收入處理; | |  17.金融企業(yè)逾期貸款利息處理(變化內容): | |  自2002年10月7日起,金融企業(yè)發(fā)放的貸款逾期90天(含90天 | |)尚未收回的應收未收利息,應按規(guī)定計入當期應納稅所得額;超| |過90天(不含90天)的應收未收利息,不計入當期應納稅所得額,| |待實際收回時再計入當期應納稅所得額。以前已按原有規(guī)定處理的| |不再退稅,尚未處理的按本規(guī)定執(zhí)行。 | |  18.新股申購凍結資金利息收入征收所得稅的確定(新增內容| |)。 | |  股份公司取得申購新股成功,申購凍結資金的存款利息收入不| |征收企業(yè)所得稅;申購新股未成功,申購凍結資金的存款利息收入| |應并入公司利潤總額,征收企業(yè)所得稅。 | |  【例題】 | |  下列各項中,應計入企業(yè)當期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的是(?。﹟ |。 | |  A.股份公司新股發(fā)行期間凍結資金的利息收入(發(fā)行未成功 | |) | |  B. 納稅人購買國家重點建設債券的利息收入 | |  C.納稅人在產權轉讓過程中,發(fā)生的產權轉讓凈收益 | |  D.納稅人接受捐贈的實物資產 | |  【答案】ABC | |   | |  二、準予扣除項目 | | ?。ㄒ唬视杩鄢幕卷椖浚?項。 | |  這是指與計稅收入有關的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包括: | |  1.成本:指生產經營成本; | |  2.費用:指三項期間費用; | |  3.稅金:指已繳納的消費稅、營業(yè)稅、城建稅、資源稅、關 | |稅、五個價內稅以及教育費附加(簡稱五稅一費); | |  4.損失:指營業(yè)外支出、經營虧損和投資損失等。 | |  還應注意兩個問題: | |  第一,企業(yè)在納稅年度內應計未計扣除項目,包括各類應計未| |計費用、應提未提折舊等,不得轉移以后年度補扣。 | |  第二,納稅人的財務會計處理與稅法規(guī)定不一致的,應依照稅| |收規(guī)定予以調整,按稅法規(guī)定允許扣除的金額,準予扣除。 | | ?。ǘ视璋匆?guī)定范圍和標準扣除的項目--共25項 | |  這些扣除的項目絕大部分按稅法和會計制度都允許從收入中扣| |除,但稅法對扣除有范圍和標準的限制,納稅人在計算應納稅所得| |額時,對于超過稅法規(guī)定扣除標準的部分,需調增應納稅所得額,| |這部分內容必須熟練掌握。 | |  1.借款利息支出:  | |扣除標準 | |金融機構同類、同期貸款利率計算的利息 | | | |準予扣除的借款費用 | |①生產、經營期間向金融機構借款的費用支出,按實行發(fā)生數(shù)扣除 | |。 | | ?、谏a經營期間向非金融機構借款的費用支出,在不高于按金 | |融機構同類、同期貸款利率計算的數(shù)額以內部分,準予扣除。 | | | |不準予扣除的借款費用 | |①購置、建造和生產固定資產、無形資產而發(fā)生的借款,在有關資 | |產購建期間的借款費用,應計入有關資產的成本。 | | ?、趶氖路康禺a開發(fā)業(yè)務的納稅人為開發(fā)房地產而借入資金發(fā)生 | |的借款費用,在房地產完工前發(fā)生的應計入房地產開發(fā)成本。 | |  ③納稅人從關聯(lián)方取得的借款金額超過其注冊資本50%的,超過| |部分的利息支出不得稅前扣除。 | | ?、芗{稅人對外投資而借入的資金發(fā)生的借款費用,應計入有關 | |投資的成本,不得作為經營性費用在稅前扣除。 | | ?、莼I建期間的借款費用 | |  ⑥即使是資本化的借款費用,高于金融機構同類、同期貸款利 | |息的部分,也不予資本化。 ...
第十四章 企業(yè)所得稅法
 

[下載聲明]
1.本站的所有資料均為資料作者提供和網(wǎng)友推薦收集整理而來,僅供學習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權的,請來電指出,本站將立即改正。電話:010-82593357。
2、訪問管理資源網(wǎng)的用戶必須明白,本站對提供下載的學習資料等不擁有任何權利,版權歸該下載資源的合法擁有者所有。
3、本站保證站內提供的所有可下載資源都是按“原樣”提供,本站未做過任何改動;但本網(wǎng)站不保證本站提供的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時本網(wǎng)站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損失或傷害。
4、未經本網(wǎng)站的明確許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鏈接本站下載資源;不得復制或仿造本網(wǎng)站。本網(wǎng)站對其自行開發(fā)的或和他人共同開發(fā)的所有內容、技術手段和服務擁有全部知識產權,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壞,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傳資料,請點我!
COPYRIGT @ 2001-2018 HTTP://m.fanshiren.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資源網(wǎng)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