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形象設計
綜合能力考核表詳細內容
管理者形象設計
管理者形象設計 由不同的對象而設計不同的形象 1.在上級面前的形象的設定。在上級面前,管理者變成了被管理者,就使得對于管理 者而言,這種公共關系較為特殊,也使得管理者在處理這種關系中處于兩難境地。那么 ,怎樣擺脫這種兩難處境呢?應當說,上級是一個管理者的首要公眾,沒有上級的支持 ,管理者也就難以順利實施對下屬的管理,其地位勢將難以保持,莫遑論升遷了;上級 也是被管理者追求的公眾,作為下級,管理者不應等待上級主動接近自己,而應當自己 主動去密切關系,促進各方面交流,并盡可能在上級面前留下一個好的印象,從而得到 上級的賞識、歡迎,為鞏固自己的地位創(chuàng)造條件。 對上級的服從決非盲從,執(zhí)行上級的指示也并非要把上級的指示當作教條。管理者在 上級面前的形象應是有能力,有頭腦,而盲從產(chǎn)生的形象只能是相反。管理者在處理對 上級的關系時必須考慮到自己是下級,同時也是管理者這種雙重身份,協(xié)調好下級與管 理者這兩個表面上似乎沖突的社會角色。作為一個管理者應當是上級的得力助手,能夠 將上級的指示與實際情況相結合,應當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不應對上級唯唯諾諾,上 級有了錯誤也應以合適的方式幫助上級修正。總之,在上級的眼中,管理者也應是個管 理者,而不單純是一個下級。 作為管理者,面對上級,應當是人才而非奴才。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表現(xiàn)出人才的一 面。至于對上級阿諛奉承,溜須拍馬,置原則與人格于不顧,則是奴才的行為。奴顏婢 膝不僅會損及在下屬面前管理者的形象,而且得不到上級的尊重,早晚都會被上級所摒 棄。中國古代就有人寫文章對此進行針貶,文中認為,宰相大臣們身居高位,但到了金 殿之上,就要跪伏于地,長 此以往,其人格早已湮沒,骨頭也脆軟,如何能站得直,行得正,去處理國家大事呢? 在上級面前的形象設定時,也應考慮到具體情況的不同。管理者同上級的關系密切, 富有人情味,如朋友、老同事、老上級等,則可以隨便一些,但也應是在作到基本要求 的同時,保持一種親密關系,親密也應在有節(jié)、適度及互相尊重的基礎上,以免損壞彼 此的形象。如僅是公務交往,則只能理解為熟悉,因而要嚴格一些,應當給上級的印象 是可以信賴的好下級, 不能去追求與上級的朋友關系。 上級的具體個人特點,尤其是性格特點,在設定管理者形象時應加以充分考慮。有些 管理較為民主,性格也較能寬容,喜歡有棱有角的下級管理者,則不妨給他以正直的印 象。相反,則應給予上級以善體人意、關心上級的印象。 2.在下級面前應具備的形象。管理者是相對下級而言的,沒有下級也就沒有管理。管理 者的工作同下級息息相關,只有與下級處好關系,才能調動下級的積極性,發(fā)揮他們的 作用,使下級幫助自己把工作干好。對于管理者來說,下級同上級一樣,是管理者的首 要公眾,管理者如得不到下級的認可就無法維持管理者地位。下級雖不能像上級一樣馬 上對管理者的地位產(chǎn)生重大影響,然而,一旦這種因素積累起來,將比上級的態(tài)度更具 決定性。得到下級擁護的管理者也比較能維護好自己的地位,下級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 能夠抵消上級的消極看法,從而影響上級的決定。因此,雖然管理者是被下級追求的公 眾,管理者也應將下級作為受歡迎的公眾來對待,在這里,管理者固然不必像對待上級 那樣主動地增加聯(lián)系,促進交流,但也應當具有相當?shù)闹鲃有?,坐等將使管理者失去?分公眾,使他們從獨立公眾轉變?yōu)槟嬉夤姟?無疑,下級總是希望管理者能夠管理本單位、部門或組織,順利成功地完成各項任務 ,保證本單位、部門或組織的順利發(fā)展、運行,同時下級也希望管理者能夠滿足他們的 利益要求,關心、愛護他們,成為他們可資依靠、信賴的對象。因此,管理者形象的設 定首先應從這一方面下工夫,而不僅僅是口號連天,實事卻沒作成幾件,到頭來效果適 得其反。 富有政績,關心下級的利益要求,愛護下級這些內容可以說是管理者在下級面前形象 的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內容。此外,管理者還應根據(jù)下級的具體情況特點、設計自己 的形象。下級同管理者之間的關系當然也有親密、生疏之分。同下級保持良好的關系是 必要的,但應以不危害正常公務關系為限。根據(jù)弗洛伊德的理論,管理者維護一個集體 是以每個成員都能感受到管理者對成員的愛為條件的,一旦這種感受消失,集體就將解 體。因此,管理者不應同下級中的個別人保持過分親密的關系,即使這種親密關系已然 存在,也應和公務交往嚴格分開,防止在下級面前產(chǎn)生不公正的形象。 3.與同級的同事之間的形象的設計。這種關系是建立在平等基礎上的,因此,這種關系 和日常人際關系有較多的相類似之處,日常關系的一些要求也適用于此。然而,作為管 理者,僅作到常人的要求是不成的。作為管理者應考慮到雙方都是管理者的身份,避免 因不拘小節(jié)等原因妨害管理者的尊嚴。這樣處理同級關系的要求也應當成為設定管理者 在同級面前的形象的出發(fā)點。 處理同級關系的要求是: 1. 積極配合而不越位擅權; 2. 明辨是非而不斤斤計較; 3. 見賢思齊而不嫉賢妒能: 4. 相互溝通而不怨恨嫉忌; 5. 支持幫助而不攬功推過。 管理層次不同 1.高層管理者。高層管理者作為重大指示、命令的發(fā)出者,不可能親自監(jiān)督每一項命令 、指示的具體執(zhí)行,需要以其威信來保證命令的順利執(zhí)行。這就要求高層管理者的形象 是威嚴而有能力,能夠讓公眾信賴。同時,管理者身居高層,容易脫離群眾,為了讓群 眾感受到組織的溫暖,增強組織的凝聚力,也必須讓群眾產(chǎn)生領導者平易近人的形象。 2.中層管理者。對于中層管理者來說,由于高層管理者頭上的光環(huán)與其無緣,所以,相 對于高層管理者那種超人式的尊嚴來說,中層管理者的威嚴應是常人性質的威嚴,中層 管理者也可以平易近人,但決不能像高層管理者一樣隨便,而是要保持一定的距離。高 層管理者能夠同群眾親密無間,而不致危及形象,是因為群眾根本把他們當作超人來對 待,不會想到雙方還是平等的,可以交朋友。高層管理者同群眾可以隨便一些,群眾卻 不會同高層管理者隨便一點。這些條件,中層管理者是沒有的,這就是問題所在。中層 管理者如果視自己的威嚴高過一切,也易引起上級的反感,這就是對待領導的態(tài)度問題 了,這里不多談。 3.下層管理者。下層管理者也有其威信,但這種威信是由于得到上級支持和由于與下級 同事的融洽關系而得來的,并非僅因其職權。下層管理者不應有什么威嚴,否則只能被 認為是擺架子,引起下面的反感。下層管理者同群眾的交往沒有什么平易近人的說法, 因為他整天就是與群眾打交道,熱情友好是工作的一部分,否則將直接損害其工作,進 而危及他的利益。下層管理者可以毫無顧慮地同群眾密切相處,而不必擔心損及個人形 象,因為他在群眾的眼中,根本就是個平常人。群眾只要求他能夠負責他的工作,并不 去要求他有什么杰出之處。他可以和群眾交朋友。成為群眾的知心人。總之,群眾對下 層管理者的形象的要求只有一條:和他們一樣,只要是個好人。 管理者的分工不同 1.決策型管理者。決策型管理者在組織內部負責大政方針的制定,對重要事件拍板決定 。決策必須有理有據(jù),這要求管理人廣聞博識,有較高水平;決策需要大膽、果斷,因 此決策型管理者也要富有膽識,堅決、當機立斷。相應地,這也是對管理者形象的要求 。 2.執(zhí)行型管理者。執(zhí)行型管理者要把大政方針等決策性命令、指示貫徹到實際中去,因 此,其形象應是注重原則,機智靈活,并且能夠認真負責。 3.一般管理者。一般管理者主要是對人進行管理,因此,在用人方面的態(tài)度對管理者形 象起決定作用。因為善于用人不僅對組織的發(fā)展有很大作用,而且能促進并幫助管理者 的工作,進而因其政績而影響其形象,再則善于用人本身也是形象的重要內容,所以許 多管理者在利用傳媒樹立自己的形象時,用人往往是其中的重要內容。對于一般管理者 來說,當然更是如此。 由管理者個人特點的不同而設計不同的形象 (一)氣質不同 管理者的氣質差別有多種區(qū)分說,在此我們將之分為外向或內向。其實,管理者中并 沒有極端的外向氣質或內向氣質,只是有一定的傾向而已。 (二)生活經(jīng)歷 每個人的出身是不同的,而其后的經(jīng)歷更是千差萬別,管理者自然也是如此。在設定 管理者的形象時,必須考慮到這種差別。實際上,生活經(jīng)歷本身就構成管理者形象的一 部分。如果不注意到這一點,就有可能使設定的形象與已形成的形象發(fā)生沖突或不協(xié)調 ,從而不利于形象的樹立。 管理者形象的塑造條件 管理者形象是其內在能力、素質、知識水平、道德修養(yǎng)等的外部表現(xiàn),因此,作為一 個管理者,首先要提高自己的個人修養(yǎng)水平,這也是形成良好形象的前提。但前提并非 現(xiàn)實,還要有促成由可能向現(xiàn)實轉化的外部條件。首先要創(chuàng)造獲得公眾的物質利益條件 ,能夠滿足公眾對物質利益要求。其次是要有成功的事業(yè)活動,并能得到廣泛的傳播。 形象需要維護,管理者不僅應自己不斷地提高本身的各方面水平、素質,而且要時刻注 意,不做有損形象的事,避免形象的前后矛盾和沖突。 管理者要有管理者應具備的各方面素質,大致有政治、思想、法紀、道德、作風、業(yè) 務、知識、理論、能力、心理、身體等幾方面。 具有較高的思想水平,對于管理者正確認識各種事物,指導工作實踐是有非常大的幫助 的,能夠增加管理者的個人魅力,直接有利于形象的塑造。作為管理者,展示在公從面 前應是遵紀守法的形象,而要遵守法紀,則必須了解掌握必要的法律、規(guī)章、制度的知 識,具備較高的法律素養(yǎng)。作為一個管理者,形象當然應包括道德方面的內容,在中國 這樣一個對倫理道德極度重視的國家,道德形象不佳,足以抵消其他方面的一切努力。 對于管理者的形象影響較大者,主要是工作作風和生活作風。工作作風是管理者的思想 道德素養(yǎng)、科學文化素質以及能力、氣質等在工作中的具體反映。工作作風良好,對于 在內部公眾面前形成良好的形象有重要作用。生活作風則是道德素養(yǎng)在生活中的具體反 映。生活作風良好,未必能產(chǎn)生太多正面效應;生活作風敗壞,則會對管理者形象造成 毀滅性的破壞。許多管理者在生活作風上的問題,如自私自利、貪污腐化,不僅破壞其 形象,而且直接危及其領導地位,而在兩性關系上的作風問題將更為嚴重,有些管理者 因此名聲掃地,丟掉烏紗帽后仍難得清靜。管理者的形象應是見聞廣博,而非孤陋寡聞 ,因此,管理者就需掌握大量的社會知識和廣泛的基礎理論知識。沒有充足的基礎理論 知識,不可能表現(xiàn)得學識淵博,社會知識不夠豐富,就會顯得落后于時代,不能適應社 會需要。這里的一般能力指管理者應具備的各種除公關能力以外的工作能力,可以分為 許多方面,如記憶力、思維能力、管理能力、開拓能力等,這里我們不一一列舉,管理 者只有具備多方能力,把工作做好,才能談得上塑造形象,否則,根本不是一個合格的 管理者。心理素質心理素質包含的范圍很廣,在這里我們主要是指管理者的意志、情感 等方面的承受力。管理者可能需要應付突如其來的事變,這不僅為一般工作所需,也適 于事業(yè)活動。身體素質身體素質不佳不利于管理者做好工作是無疑的,管理者的工作相 對而言,總是艱巨而又繁重的,如果沒有好的身體素質,就會心有余而力不足,無法勝 任工作,工作不好當然不利于形象的塑造。身體素質影響工作從而影響形象,只是間接 的一面。直接來說,有些公關工作,直接對身體提出要求,如長時間地談判、講話,體 質弱是難以勝任的。 工作成績的作用 作為管理者,形象的最主要部分是能力的因素。工作績效,或者說政績,是管理者各 種能力的綜合表現(xiàn),也是最引人注目,最得人信任的表現(xiàn)。一般說來,公眾與管理者不 會有太多的直接接觸的機會,更多是經(jīng)過宣傳來了解管理者,最有力的宣傳內容,也就 是工作績效。管理者的形象總是同組織的形象密不可分,相依相成的。一方面,組織的 形象對管理者的形象起著決定作用。另一方面管理者的關公形象也對組織的形象有所影 響。做好管理工作,取得實實在在的政績,才能為樹立管理者的良好形象打下扎實的基 礎。 形象的展現(xiàn)與培養(yǎng)是有區(qū)別的,但在現(xiàn)實中也是不可分割的,所以只能統(tǒng)而論之,論 述中我們也將見到其兩者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培養(yǎng)形象在工作、生活、事業(yè)活動中都有其內 容。且不說管理者努力搞好工作,作出政績,從而培養(yǎng)其形象。在工作方法、方式上也 有培養(yǎng)形象的可能。例如,高層管理者視察工作,在視察中與工人親切交談,就顯得密 切聯(lián)系群眾,平易近人。僅僅一次的親切交談是不夠的,多次強化才能在公眾心目中確 立這種形象,當然,方式也可多樣化一點,不一定要去進行親切談話,這是在工作中...
管理者形象設計
管理者形象設計 由不同的對象而設計不同的形象 1.在上級面前的形象的設定。在上級面前,管理者變成了被管理者,就使得對于管理 者而言,這種公共關系較為特殊,也使得管理者在處理這種關系中處于兩難境地。那么 ,怎樣擺脫這種兩難處境呢?應當說,上級是一個管理者的首要公眾,沒有上級的支持 ,管理者也就難以順利實施對下屬的管理,其地位勢將難以保持,莫遑論升遷了;上級 也是被管理者追求的公眾,作為下級,管理者不應等待上級主動接近自己,而應當自己 主動去密切關系,促進各方面交流,并盡可能在上級面前留下一個好的印象,從而得到 上級的賞識、歡迎,為鞏固自己的地位創(chuàng)造條件。 對上級的服從決非盲從,執(zhí)行上級的指示也并非要把上級的指示當作教條。管理者在 上級面前的形象應是有能力,有頭腦,而盲從產(chǎn)生的形象只能是相反。管理者在處理對 上級的關系時必須考慮到自己是下級,同時也是管理者這種雙重身份,協(xié)調好下級與管 理者這兩個表面上似乎沖突的社會角色。作為一個管理者應當是上級的得力助手,能夠 將上級的指示與實際情況相結合,應當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不應對上級唯唯諾諾,上 級有了錯誤也應以合適的方式幫助上級修正。總之,在上級的眼中,管理者也應是個管 理者,而不單純是一個下級。 作為管理者,面對上級,應當是人才而非奴才。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表現(xiàn)出人才的一 面。至于對上級阿諛奉承,溜須拍馬,置原則與人格于不顧,則是奴才的行為。奴顏婢 膝不僅會損及在下屬面前管理者的形象,而且得不到上級的尊重,早晚都會被上級所摒 棄。中國古代就有人寫文章對此進行針貶,文中認為,宰相大臣們身居高位,但到了金 殿之上,就要跪伏于地,長 此以往,其人格早已湮沒,骨頭也脆軟,如何能站得直,行得正,去處理國家大事呢? 在上級面前的形象設定時,也應考慮到具體情況的不同。管理者同上級的關系密切, 富有人情味,如朋友、老同事、老上級等,則可以隨便一些,但也應是在作到基本要求 的同時,保持一種親密關系,親密也應在有節(jié)、適度及互相尊重的基礎上,以免損壞彼 此的形象。如僅是公務交往,則只能理解為熟悉,因而要嚴格一些,應當給上級的印象 是可以信賴的好下級, 不能去追求與上級的朋友關系。 上級的具體個人特點,尤其是性格特點,在設定管理者形象時應加以充分考慮。有些 管理較為民主,性格也較能寬容,喜歡有棱有角的下級管理者,則不妨給他以正直的印 象。相反,則應給予上級以善體人意、關心上級的印象。 2.在下級面前應具備的形象。管理者是相對下級而言的,沒有下級也就沒有管理。管理 者的工作同下級息息相關,只有與下級處好關系,才能調動下級的積極性,發(fā)揮他們的 作用,使下級幫助自己把工作干好。對于管理者來說,下級同上級一樣,是管理者的首 要公眾,管理者如得不到下級的認可就無法維持管理者地位。下級雖不能像上級一樣馬 上對管理者的地位產(chǎn)生重大影響,然而,一旦這種因素積累起來,將比上級的態(tài)度更具 決定性。得到下級擁護的管理者也比較能維護好自己的地位,下級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 能夠抵消上級的消極看法,從而影響上級的決定。因此,雖然管理者是被下級追求的公 眾,管理者也應將下級作為受歡迎的公眾來對待,在這里,管理者固然不必像對待上級 那樣主動地增加聯(lián)系,促進交流,但也應當具有相當?shù)闹鲃有?,坐等將使管理者失去?分公眾,使他們從獨立公眾轉變?yōu)槟嬉夤姟?無疑,下級總是希望管理者能夠管理本單位、部門或組織,順利成功地完成各項任務 ,保證本單位、部門或組織的順利發(fā)展、運行,同時下級也希望管理者能夠滿足他們的 利益要求,關心、愛護他們,成為他們可資依靠、信賴的對象。因此,管理者形象的設 定首先應從這一方面下工夫,而不僅僅是口號連天,實事卻沒作成幾件,到頭來效果適 得其反。 富有政績,關心下級的利益要求,愛護下級這些內容可以說是管理者在下級面前形象 的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內容。此外,管理者還應根據(jù)下級的具體情況特點、設計自己 的形象。下級同管理者之間的關系當然也有親密、生疏之分。同下級保持良好的關系是 必要的,但應以不危害正常公務關系為限。根據(jù)弗洛伊德的理論,管理者維護一個集體 是以每個成員都能感受到管理者對成員的愛為條件的,一旦這種感受消失,集體就將解 體。因此,管理者不應同下級中的個別人保持過分親密的關系,即使這種親密關系已然 存在,也應和公務交往嚴格分開,防止在下級面前產(chǎn)生不公正的形象。 3.與同級的同事之間的形象的設計。這種關系是建立在平等基礎上的,因此,這種關系 和日常人際關系有較多的相類似之處,日常關系的一些要求也適用于此。然而,作為管 理者,僅作到常人的要求是不成的。作為管理者應考慮到雙方都是管理者的身份,避免 因不拘小節(jié)等原因妨害管理者的尊嚴。這樣處理同級關系的要求也應當成為設定管理者 在同級面前的形象的出發(fā)點。 處理同級關系的要求是: 1. 積極配合而不越位擅權; 2. 明辨是非而不斤斤計較; 3. 見賢思齊而不嫉賢妒能: 4. 相互溝通而不怨恨嫉忌; 5. 支持幫助而不攬功推過。 管理層次不同 1.高層管理者。高層管理者作為重大指示、命令的發(fā)出者,不可能親自監(jiān)督每一項命令 、指示的具體執(zhí)行,需要以其威信來保證命令的順利執(zhí)行。這就要求高層管理者的形象 是威嚴而有能力,能夠讓公眾信賴。同時,管理者身居高層,容易脫離群眾,為了讓群 眾感受到組織的溫暖,增強組織的凝聚力,也必須讓群眾產(chǎn)生領導者平易近人的形象。 2.中層管理者。對于中層管理者來說,由于高層管理者頭上的光環(huán)與其無緣,所以,相 對于高層管理者那種超人式的尊嚴來說,中層管理者的威嚴應是常人性質的威嚴,中層 管理者也可以平易近人,但決不能像高層管理者一樣隨便,而是要保持一定的距離。高 層管理者能夠同群眾親密無間,而不致危及形象,是因為群眾根本把他們當作超人來對 待,不會想到雙方還是平等的,可以交朋友。高層管理者同群眾可以隨便一些,群眾卻 不會同高層管理者隨便一點。這些條件,中層管理者是沒有的,這就是問題所在。中層 管理者如果視自己的威嚴高過一切,也易引起上級的反感,這就是對待領導的態(tài)度問題 了,這里不多談。 3.下層管理者。下層管理者也有其威信,但這種威信是由于得到上級支持和由于與下級 同事的融洽關系而得來的,并非僅因其職權。下層管理者不應有什么威嚴,否則只能被 認為是擺架子,引起下面的反感。下層管理者同群眾的交往沒有什么平易近人的說法, 因為他整天就是與群眾打交道,熱情友好是工作的一部分,否則將直接損害其工作,進 而危及他的利益。下層管理者可以毫無顧慮地同群眾密切相處,而不必擔心損及個人形 象,因為他在群眾的眼中,根本就是個平常人。群眾只要求他能夠負責他的工作,并不 去要求他有什么杰出之處。他可以和群眾交朋友。成為群眾的知心人。總之,群眾對下 層管理者的形象的要求只有一條:和他們一樣,只要是個好人。 管理者的分工不同 1.決策型管理者。決策型管理者在組織內部負責大政方針的制定,對重要事件拍板決定 。決策必須有理有據(jù),這要求管理人廣聞博識,有較高水平;決策需要大膽、果斷,因 此決策型管理者也要富有膽識,堅決、當機立斷。相應地,這也是對管理者形象的要求 。 2.執(zhí)行型管理者。執(zhí)行型管理者要把大政方針等決策性命令、指示貫徹到實際中去,因 此,其形象應是注重原則,機智靈活,并且能夠認真負責。 3.一般管理者。一般管理者主要是對人進行管理,因此,在用人方面的態(tài)度對管理者形 象起決定作用。因為善于用人不僅對組織的發(fā)展有很大作用,而且能促進并幫助管理者 的工作,進而因其政績而影響其形象,再則善于用人本身也是形象的重要內容,所以許 多管理者在利用傳媒樹立自己的形象時,用人往往是其中的重要內容。對于一般管理者 來說,當然更是如此。 由管理者個人特點的不同而設計不同的形象 (一)氣質不同 管理者的氣質差別有多種區(qū)分說,在此我們將之分為外向或內向。其實,管理者中并 沒有極端的外向氣質或內向氣質,只是有一定的傾向而已。 (二)生活經(jīng)歷 每個人的出身是不同的,而其后的經(jīng)歷更是千差萬別,管理者自然也是如此。在設定 管理者的形象時,必須考慮到這種差別。實際上,生活經(jīng)歷本身就構成管理者形象的一 部分。如果不注意到這一點,就有可能使設定的形象與已形成的形象發(fā)生沖突或不協(xié)調 ,從而不利于形象的樹立。 管理者形象的塑造條件 管理者形象是其內在能力、素質、知識水平、道德修養(yǎng)等的外部表現(xiàn),因此,作為一 個管理者,首先要提高自己的個人修養(yǎng)水平,這也是形成良好形象的前提。但前提并非 現(xiàn)實,還要有促成由可能向現(xiàn)實轉化的外部條件。首先要創(chuàng)造獲得公眾的物質利益條件 ,能夠滿足公眾對物質利益要求。其次是要有成功的事業(yè)活動,并能得到廣泛的傳播。 形象需要維護,管理者不僅應自己不斷地提高本身的各方面水平、素質,而且要時刻注 意,不做有損形象的事,避免形象的前后矛盾和沖突。 管理者要有管理者應具備的各方面素質,大致有政治、思想、法紀、道德、作風、業(yè) 務、知識、理論、能力、心理、身體等幾方面。 具有較高的思想水平,對于管理者正確認識各種事物,指導工作實踐是有非常大的幫助 的,能夠增加管理者的個人魅力,直接有利于形象的塑造。作為管理者,展示在公從面 前應是遵紀守法的形象,而要遵守法紀,則必須了解掌握必要的法律、規(guī)章、制度的知 識,具備較高的法律素養(yǎng)。作為一個管理者,形象當然應包括道德方面的內容,在中國 這樣一個對倫理道德極度重視的國家,道德形象不佳,足以抵消其他方面的一切努力。 對于管理者的形象影響較大者,主要是工作作風和生活作風。工作作風是管理者的思想 道德素養(yǎng)、科學文化素質以及能力、氣質等在工作中的具體反映。工作作風良好,對于 在內部公眾面前形成良好的形象有重要作用。生活作風則是道德素養(yǎng)在生活中的具體反 映。生活作風良好,未必能產(chǎn)生太多正面效應;生活作風敗壞,則會對管理者形象造成 毀滅性的破壞。許多管理者在生活作風上的問題,如自私自利、貪污腐化,不僅破壞其 形象,而且直接危及其領導地位,而在兩性關系上的作風問題將更為嚴重,有些管理者 因此名聲掃地,丟掉烏紗帽后仍難得清靜。管理者的形象應是見聞廣博,而非孤陋寡聞 ,因此,管理者就需掌握大量的社會知識和廣泛的基礎理論知識。沒有充足的基礎理論 知識,不可能表現(xiàn)得學識淵博,社會知識不夠豐富,就會顯得落后于時代,不能適應社 會需要。這里的一般能力指管理者應具備的各種除公關能力以外的工作能力,可以分為 許多方面,如記憶力、思維能力、管理能力、開拓能力等,這里我們不一一列舉,管理 者只有具備多方能力,把工作做好,才能談得上塑造形象,否則,根本不是一個合格的 管理者。心理素質心理素質包含的范圍很廣,在這里我們主要是指管理者的意志、情感 等方面的承受力。管理者可能需要應付突如其來的事變,這不僅為一般工作所需,也適 于事業(yè)活動。身體素質身體素質不佳不利于管理者做好工作是無疑的,管理者的工作相 對而言,總是艱巨而又繁重的,如果沒有好的身體素質,就會心有余而力不足,無法勝 任工作,工作不好當然不利于形象的塑造。身體素質影響工作從而影響形象,只是間接 的一面。直接來說,有些公關工作,直接對身體提出要求,如長時間地談判、講話,體 質弱是難以勝任的。 工作成績的作用 作為管理者,形象的最主要部分是能力的因素。工作績效,或者說政績,是管理者各 種能力的綜合表現(xiàn),也是最引人注目,最得人信任的表現(xiàn)。一般說來,公眾與管理者不 會有太多的直接接觸的機會,更多是經(jīng)過宣傳來了解管理者,最有力的宣傳內容,也就 是工作績效。管理者的形象總是同組織的形象密不可分,相依相成的。一方面,組織的 形象對管理者的形象起著決定作用。另一方面管理者的關公形象也對組織的形象有所影 響。做好管理工作,取得實實在在的政績,才能為樹立管理者的良好形象打下扎實的基 礎。 形象的展現(xiàn)與培養(yǎng)是有區(qū)別的,但在現(xiàn)實中也是不可分割的,所以只能統(tǒng)而論之,論 述中我們也將見到其兩者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培養(yǎng)形象在工作、生活、事業(yè)活動中都有其內 容。且不說管理者努力搞好工作,作出政績,從而培養(yǎng)其形象。在工作方法、方式上也 有培養(yǎng)形象的可能。例如,高層管理者視察工作,在視察中與工人親切交談,就顯得密 切聯(lián)系群眾,平易近人。僅僅一次的親切交談是不夠的,多次強化才能在公眾心目中確 立這種形象,當然,方式也可多樣化一點,不一定要去進行親切談話,這是在工作中...
管理者形象設計
[下載聲明]
1.本站的所有資料均為資料作者提供和網(wǎng)友推薦收集整理而來,僅供學習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權的,請來電指出,本站將立即改正。電話:010-82593357。
2、訪問管理資源網(wǎng)的用戶必須明白,本站對提供下載的學習資料等不擁有任何權利,版權歸該下載資源的合法擁有者所有。
3、本站保證站內提供的所有可下載資源都是按“原樣”提供,本站未做過任何改動;但本網(wǎng)站不保證本站提供的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時本網(wǎng)站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損失或傷害。
4、未經(jīng)本網(wǎng)站的明確許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鏈接本站下載資源;不得復制或仿造本網(wǎng)站。本網(wǎng)站對其自行開發(fā)的或和他人共同開發(fā)的所有內容、技術手段和服務擁有全部知識產(chǎn)權,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壞,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傳資料,請點我!
管理工具分類
ISO認證課程講義管理表格合同大全法規(guī)條例營銷資料方案報告說明標準管理戰(zhàn)略商業(yè)計劃書市場分析戰(zhàn)略經(jīng)營策劃方案培訓講義企業(yè)上市采購物流電子商務質量管理企業(yè)名錄生產(chǎn)管理金融知識電子書客戶管理企業(yè)文化報告論文項目管理財務資料固定資產(chǎn)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工作分析績效考核資料面試招聘人才測評崗位管理職業(yè)規(guī)劃KPI績效指標勞資關系薪酬激勵人力資源案例人事表格考勤管理人事制度薪資表格薪資制度招聘面試表格崗位分析員工管理薪酬管理績效管理入職指引薪酬設計績效管理績效管理培訓績效管理方案平衡計分卡績效評估績效考核表格人力資源規(guī)劃安全管理制度經(jīng)營管理制度組織機構管理辦公總務管理財務管理制度質量管理制度會計管理制度代理連鎖制度銷售管理制度倉庫管理制度CI管理制度廣告策劃制度工程管理制度采購管理制度生產(chǎn)管理制度進出口制度考勤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員工福利制度咨詢診斷制度信息管理制度員工培訓制度辦公室制度人力資源管理企業(yè)培訓績效考核其它
精品推薦
- 1暗促-酒店玫瑰靜悄悄地開 444
- 2終端陳列十五大原則 435
- 3專業(yè)廣告運作模式 391
- 4****主營業(yè)務發(fā)展戰(zhàn)略設計 421
- 5中小企業(yè)物流發(fā)展的對策 437
- 6主顧開拓 564
- 7主動推進的客戶服務 388
- 8專業(yè)媒體策劃與購買 416
- 9中遠電視廣告CF 514
下載排行
- 1社會保障基礎知識(ppt) 16695
- 2安全生產(chǎn)事故案例分析(ppt 16695
- 3行政專員崗位職責 16695
- 4品管部崗位職責與任職要求 16695
- 5員工守則 16695
- 6軟件驗收報告 16695
- 7問卷調查表(范例) 16695
- 8工資發(fā)放明細表 16695
- 9文件簽收單 16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