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管理百年 (ppt)
綜合能力考核表詳細內容
質量管理百年 (ppt)
質 量 管 理 百 年
工業(yè)革命前
產品質量由各個工匠或手藝人自己控制
1875年
泰勒制誕生——科學管理的開端
最初的質量管理——檢驗活動與其他職能分離,出現了專職的檢驗員和獨立的檢驗部門。
1925年
休哈特提出統(tǒng)計過程控制(SPC)理論——應用統(tǒng)計技術對生產過程進行監(jiān)控,以減少對檢驗的依賴。
1930年
道奇和羅明提出統(tǒng)計抽樣檢驗方法。
1940年代
美國貝爾電話公司應用統(tǒng)計質量控制技術取得成效;
美國軍方物資供應商在軍需物中推進統(tǒng)計質量控制技術的應用;
美國軍方制定了戰(zhàn)時標準Z1.1、Z1.2、Z1.3——最初的質量管理標準。三個標準以休哈特、道奇、羅明的理論為基礎。
1950年代 戴明提出質量改進的觀點——在休哈特之后系統(tǒng)和科學地提出用統(tǒng)計學的方法進行質量和生產力的持續(xù)改進;強調大多數質量問題是生產和經營系統(tǒng)的問題;強調最高管理層對質量管理的責任。此后,戴明不斷完善他的理論,最終形成了對質量管理產生重大影響的“戴明十四法”
開始開發(fā)提高可靠性的專門方法——可靠性工程開始形成
1960年代初 朱蘭、費根堡姆提出全面質量管理的概念——他們提出,為了生產具有合理成本和較高質量的產品,以適應市場的要求,只注意個別部門的活動是不夠的,需要對覆蓋所有職能部門的質量活動策劃。
戴明、朱蘭、費根堡姆的全面質量管理理論在日本被普遍接受。日本企業(yè)創(chuàng)造了全面質量控制(TQC)的質量管理方法。統(tǒng)計技術,特別是“因果圖”、“流程圖”、“直方圖”、“檢查單”、“散點圖”、“排列圖”、“控制圖”等被稱為“老七種”工具的方法,被普遍用于質量改進。
1970年代 TQC使日本企業(yè)的競爭力提高,促進了日本經濟的發(fā)展。日本企業(yè)的成功,使全面質量管理理論在世界產生巨大影響。
這一時期產生了石川馨、田口玄一等世界著名質量管理專家。同期產生的管理方法和技術包括:
JIT—準時化生產
Kanben—看板生產
Kaizen—質量改進
QFD—質量功能展開
田口方法
新七種工具
1979年 英國制定了國家質量管理標準BS5750—將軍方合同環(huán)境下使用的質量保證方法引入市場環(huán)境。這標志著質量保證標準不僅對軍用物資裝備的生產,而且對整個工業(yè)界產生影響。
1980年代
菲利浦.克羅斯比提出“零缺陷”的概念。他指出,“質量是免費的”。突破了傳統(tǒng)上認為高質量是以低成本為代價的觀念。他提出高質量將給企業(yè)帶來高的經濟回報。
質量運動在許多國家展開。包括中國、美國、歐洲等許多國家設立了國家質量管理獎,以激勵企業(yè)通過質量管理提高生產力和競爭力。質量管理不僅被引入生產企業(yè),而且被引入服務業(yè),甚至醫(yī)院、機關和學校。 許多企業(yè)的高層領導開始關注質量管理。全面質量管理作為一種戰(zhàn)略管理模式進入企業(yè)。
1987年 ISO9000系列國際質量管理標準問世——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對全世界1987年版的ISO9000標準很大程度上基于BS5750。質量管理與質量保證開始在世界范圍內對經濟和貿易活動產生影響。
1994年 ISO9000系列標準改版——新的ISO9000標準更加完善,為世界絕大多數國家所采用。第三方質量認證普遍開展,有力地促進了質量管理的普及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朱蘭博士提出:“即將到來的世紀是質量的世紀”
2000年代 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知識創(chuàng)新與管理創(chuàng)新必將極大地促進質量的迅速提高--包括生產和服務的質量、工作質量、學習質量、直至人們的生活質量。質量管理的理論和方法將更加豐富,并將不斷突破舊的范疇而獲得極大的發(fā)展。 質量管理的產生和發(fā)展過程走過了漫長的道路,可以說是源遠流長。 人類歷史上自有商品生產以來,就開始了以商品的成品檢驗為主的質量管理方法。根據歷史文獻記載,我國早在2400多年以前,就已有了青銅制刀槍武器的質量檢驗制度。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科學技術和社會文明的進步,質量的含義也不斷豐富和擴展,從開始的實物產品質量發(fā)展為產品或服務滿足規(guī)定和潛在需要的特征和特性之總和,再發(fā)展到今天的實體,即可以單獨描述和研究的事物(如某項活動或過程,某個產品,某個組織、體系或人以及他們的任何組合)的質量。來源于傳統(tǒng)手工業(yè)的質量檢驗管理引入了數理統(tǒng)計方法和其他工具之后,就進入了"統(tǒng)計質量管理"階段;后來質量管理與系統(tǒng)工程結合又邁進了"現代質量管理"階段;進而逐步完善并從管理科學體系中脫穎而出,派生成"質量管理工程"。
質量管理百年 (ppt)
質 量 管 理 百 年
工業(yè)革命前
產品質量由各個工匠或手藝人自己控制
1875年
泰勒制誕生——科學管理的開端
最初的質量管理——檢驗活動與其他職能分離,出現了專職的檢驗員和獨立的檢驗部門。
1925年
休哈特提出統(tǒng)計過程控制(SPC)理論——應用統(tǒng)計技術對生產過程進行監(jiān)控,以減少對檢驗的依賴。
1930年
道奇和羅明提出統(tǒng)計抽樣檢驗方法。
1940年代
美國貝爾電話公司應用統(tǒng)計質量控制技術取得成效;
美國軍方物資供應商在軍需物中推進統(tǒng)計質量控制技術的應用;
美國軍方制定了戰(zhàn)時標準Z1.1、Z1.2、Z1.3——最初的質量管理標準。三個標準以休哈特、道奇、羅明的理論為基礎。
1950年代 戴明提出質量改進的觀點——在休哈特之后系統(tǒng)和科學地提出用統(tǒng)計學的方法進行質量和生產力的持續(xù)改進;強調大多數質量問題是生產和經營系統(tǒng)的問題;強調最高管理層對質量管理的責任。此后,戴明不斷完善他的理論,最終形成了對質量管理產生重大影響的“戴明十四法”
開始開發(fā)提高可靠性的專門方法——可靠性工程開始形成
1960年代初 朱蘭、費根堡姆提出全面質量管理的概念——他們提出,為了生產具有合理成本和較高質量的產品,以適應市場的要求,只注意個別部門的活動是不夠的,需要對覆蓋所有職能部門的質量活動策劃。
戴明、朱蘭、費根堡姆的全面質量管理理論在日本被普遍接受。日本企業(yè)創(chuàng)造了全面質量控制(TQC)的質量管理方法。統(tǒng)計技術,特別是“因果圖”、“流程圖”、“直方圖”、“檢查單”、“散點圖”、“排列圖”、“控制圖”等被稱為“老七種”工具的方法,被普遍用于質量改進。
1970年代 TQC使日本企業(yè)的競爭力提高,促進了日本經濟的發(fā)展。日本企業(yè)的成功,使全面質量管理理論在世界產生巨大影響。
這一時期產生了石川馨、田口玄一等世界著名質量管理專家。同期產生的管理方法和技術包括:
JIT—準時化生產
Kanben—看板生產
Kaizen—質量改進
QFD—質量功能展開
田口方法
新七種工具
1979年 英國制定了國家質量管理標準BS5750—將軍方合同環(huán)境下使用的質量保證方法引入市場環(huán)境。這標志著質量保證標準不僅對軍用物資裝備的生產,而且對整個工業(yè)界產生影響。
1980年代
菲利浦.克羅斯比提出“零缺陷”的概念。他指出,“質量是免費的”。突破了傳統(tǒng)上認為高質量是以低成本為代價的觀念。他提出高質量將給企業(yè)帶來高的經濟回報。
質量運動在許多國家展開。包括中國、美國、歐洲等許多國家設立了國家質量管理獎,以激勵企業(yè)通過質量管理提高生產力和競爭力。質量管理不僅被引入生產企業(yè),而且被引入服務業(yè),甚至醫(yī)院、機關和學校。 許多企業(yè)的高層領導開始關注質量管理。全面質量管理作為一種戰(zhàn)略管理模式進入企業(yè)。
1987年 ISO9000系列國際質量管理標準問世——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對全世界1987年版的ISO9000標準很大程度上基于BS5750。質量管理與質量保證開始在世界范圍內對經濟和貿易活動產生影響。
1994年 ISO9000系列標準改版——新的ISO9000標準更加完善,為世界絕大多數國家所采用。第三方質量認證普遍開展,有力地促進了質量管理的普及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朱蘭博士提出:“即將到來的世紀是質量的世紀”
2000年代 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知識創(chuàng)新與管理創(chuàng)新必將極大地促進質量的迅速提高--包括生產和服務的質量、工作質量、學習質量、直至人們的生活質量。質量管理的理論和方法將更加豐富,并將不斷突破舊的范疇而獲得極大的發(fā)展。 質量管理的產生和發(fā)展過程走過了漫長的道路,可以說是源遠流長。 人類歷史上自有商品生產以來,就開始了以商品的成品檢驗為主的質量管理方法。根據歷史文獻記載,我國早在2400多年以前,就已有了青銅制刀槍武器的質量檢驗制度。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科學技術和社會文明的進步,質量的含義也不斷豐富和擴展,從開始的實物產品質量發(fā)展為產品或服務滿足規(guī)定和潛在需要的特征和特性之總和,再發(fā)展到今天的實體,即可以單獨描述和研究的事物(如某項活動或過程,某個產品,某個組織、體系或人以及他們的任何組合)的質量。來源于傳統(tǒng)手工業(yè)的質量檢驗管理引入了數理統(tǒng)計方法和其他工具之后,就進入了"統(tǒng)計質量管理"階段;后來質量管理與系統(tǒng)工程結合又邁進了"現代質量管理"階段;進而逐步完善并從管理科學體系中脫穎而出,派生成"質量管理工程"。
質量管理百年 (ppt)
[下載聲明]
1.本站的所有資料均為資料作者提供和網友推薦收集整理而來,僅供學習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權的,請來電指出,本站將立即改正。電話:010-82593357。
2、訪問管理資源網的用戶必須明白,本站對提供下載的學習資料等不擁有任何權利,版權歸該下載資源的合法擁有者所有。
3、本站保證站內提供的所有可下載資源都是按“原樣”提供,本站未做過任何改動;但本網站不保證本站提供的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時本網站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損失或傷害。
4、未經本網站的明確許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鏈接本站下載資源;不得復制或仿造本網站。本網站對其自行開發(fā)的或和他人共同開發(fā)的所有內容、技術手段和服務擁有全部知識產權,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壞,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傳資料,請點我!
管理工具分類
ISO認證課程講義管理表格合同大全法規(guī)條例營銷資料方案報告說明標準管理戰(zhàn)略商業(yè)計劃書市場分析戰(zhàn)略經營策劃方案培訓講義企業(yè)上市采購物流電子商務質量管理企業(yè)名錄生產管理金融知識電子書客戶管理企業(yè)文化報告論文項目管理財務資料固定資產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工作分析績效考核資料面試招聘人才測評崗位管理職業(yè)規(guī)劃KPI績效指標勞資關系薪酬激勵人力資源案例人事表格考勤管理人事制度薪資表格薪資制度招聘面試表格崗位分析員工管理薪酬管理績效管理入職指引薪酬設計績效管理績效管理培訓績效管理方案平衡計分卡績效評估績效考核表格人力資源規(guī)劃安全管理制度經營管理制度組織機構管理辦公總務管理財務管理制度質量管理制度會計管理制度代理連鎖制度銷售管理制度倉庫管理制度CI管理制度廣告策劃制度工程管理制度采購管理制度生產管理制度進出口制度考勤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員工福利制度咨詢診斷制度信息管理制度員工培訓制度辦公室制度人力資源管理企業(yè)培訓績效考核其它
精品推薦
- 1(QP-01)文件和質量記錄 140
- 2質量管理學(ppt) 190
- 3質量管理崗職位說明書(doc 405
- 4質量文件管理崗職位說明書(d 156
- 5質量體系主管崗職位說明書(d 235
- 6某科技公司產品防護控制程序( 153
- 7制程別統(tǒng)計分析表(doc) 272
- 8問題改善步驟(doc) 209
- 9顧客投訴處理程序.doc 184
下載排行
- 1社會保障基礎知識(ppt) 16695
- 2安全生產事故案例分析(ppt 16695
- 3行政專員崗位職責 16695
- 4品管部崗位職責與任職要求 16695
- 5員工守則 16695
- 6軟件驗收報告 16695
- 7問卷調查表(范例) 16695
- 8工資發(fā)放明細表 16695
- 9文件簽收單 16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