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市場緣何出現(xiàn)持幣待購
綜合能力考核表詳細內容
中國汽車市場緣何出現(xiàn)持幣待購
有數據顯示,持續(xù)3年增幅保持50%以上的中國汽車市場,今年5月份銷量比上月驟降20%以上,庫存積壓占到總產量的10%以上,不少汽車業(yè)內人士將其稱作中國汽車市場的“黑色五月”。6、7月份,有“車市晴雨表”之稱的北京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感受到了一絲“回暖”的跡象.雖然汽車廠商們紛紛降低車價,試圖刺激消費,但市場反應與往年相比依然冷淡。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消費者“持幣待購”的心理壓力?潛在消費者的購買需求又是怎樣的?帶著這些問題,新華信市場咨詢有限公司于7月9日至15日,對北京、上海、廣州、成都和沈陽5個全國重要城市,進行了一項《汽車消費者持幣待購現(xiàn)象—電話訪問調查》。新華信的訪問員在7天時間里,以隨機電話訪問的形式成功訪問到26530位居民,有效樣本2337份。其中308份樣本為6個月內計劃購車的消費者,成為我們這次調查的主要對象,即目標被訪者。為了保證問卷的有效性,新華信通過各種專業(yè)手段進行控制。問卷經核實后,由新華信專業(yè)數據分析人員,使用SPSS分析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并由新華信汽車研究部提供數據支持。
一、 消費群體的特點
新華信調查結果顯示:
1. 在有購車計劃的受訪者中,各城市中6個月之內有計劃購買的消費者,即我們的目標被訪者比例分別為:北京37%,上海43%,廣州29%,成都27%,沈陽50%;
2. 在目標被訪者中,各城市中都均有30%左右的被訪者已經擁有汽車,且70%-80%是私人轎車,現(xiàn)有車的價位普遍集中在5-15萬;90%以上(北京100%)的目標被訪者即將購買的汽車為私人使用。
3. 本次調查的目標被訪者主要集中在高中和大學(專科/本科)學歷、已婚且家庭月總收入2000-5000元的人群;在性別比例上,北京持幣待購消費者的比例男女基本持平(分別為51.5%和48.5%),而其他4個城市男性比例均達到70%以上。
二、 心理原因
1. 主要原因
面對降價,太多的遲疑乃至心理的不平衡,讓消費者更加趨向一種等待的心態(tài),持幣待購已成為車市最大的困局。根據新華信調查結果顯示,導致消費者出現(xiàn)持幣待購觀望的心理原因主要集中在3點:(附表1)
1) “各廠家頻繁大幅度降價,擔心剛買完又降價”。這是影響消費者購買的最主要原因,有37.7%的目標被訪者選擇此原因。特別是在26-30歲的年齡段,有25%的該年齡段的被訪者持此態(tài)度。畢竟在車價浮動頻繁的時期,誰也不敢給汽車保值,面對降價,消費者更是無所適從。
2) “降價幅度小,我所計劃購買的車還沒有降到我希望的價格”,有29.6%的目標被訪者選擇此原因。這種觀望心理尤在31-35歲年齡段的消費者中(20.9%)占多數。廠商的價格大戰(zhàn)進一步“堅定”了消費者持幣待購的心理,他們期待汽車更大幅度降價,以滿足自己價格需求的愿望顯現(xiàn)得更加強烈。
3) “各種新車型層出不窮,還想再等等”,有22.1%的目標被訪者選擇此原因。今年新車型推出速度的加快使部分準購車族產生了等待觀望的心理。這樣的心理以26-30歲年齡段的消費者(27.9%)居多,作為中國汽車市場的主要消費對象,他們更愿意用多一點的時間來換回理性的需求。
附表1:
2. 其它原因(附表2)
1) “進口汽車關稅降低,誘惑力很大”,選擇此原因的占目標被訪者的20%。隨著WTO條款中取消進口配額和降低關稅大限的臨近,一部分消費者也抱定了等待的心理,以求在同檔次的進口轎車中選擇自己最合適的車型。相對而言,36-40歲年齡段的消費者,似乎是汽車市場中最有耐心等待的群體,他們抱有這種心理的比例占調查人數的近四分之一。
2) “購買后油耗、維修、保養(yǎng)、零配件等售后服務因素/費用的影響”,選擇此原因的占目標被訪者的18.2%。汽車品牌服務的增多也增加了百姓購買和選擇的余地,在計劃購買轎車時,消費者往往“貨比三家”,在車的質量、價位、售后服務方面反復比較,然后做出決定。因此,購買汽車后,各種費用因素的存在,是影響消費者持觀望心理的又一原因。在36-40年齡層,20%以上的消費者普遍存在這樣的心理。畢竟,一筆不菲的油費、維修和保養(yǎng)費用已經成為消費者一道敏感的神經。
3) “銀行收縮購車貸款,購車資金緊張”,選擇此原因的占目標被訪者的13%。隨著國家新一輪宏觀調控的啟動,信貸政策的變化無疑給消費者帶來了一定的壓力。購車貸款成為18-25歲的年輕消費者不得不考慮的重要因素。
4) “受城市交通狀況困擾,如停車、道路擁堵等問題”,選擇此原因的占目標被訪者的8.4%。在城市交通狀況日益緊張的壓力下,尤其是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當行駛與交通發(fā)生矛盾碰撞時,消費者在購車前不得不將其作為考慮的一個因素。36-40歲年齡段的消費者是持這種心理的主要群體,占此年齡段總被訪者的30.8%。
附表2:
3. 城市細分(附表3)
從新華信調查結果中看到了一些地區(qū)差異:北京(40%)的目標被訪者受廠家的價格戰(zhàn)影響最為明顯;上海(28%)的目標被訪者主要因為降幅小,同時在受道路交通擁堵(16%)困擾和其他政策法規(guī)影響(8%)方面高于其他地區(qū);廣州目標被訪者受油耗、售后服務等因素的影響(17.9%)高于其他城市;成都(26.1%)和沈陽(25%)的目標被訪者在考慮新車型的問題上的比例高于其他城市;廣州、上海和北京的目標被訪者還在進口車的問題上有所考慮。
附表3:
三、 潛在的消費需求
1. 車型選擇
1) 購車首選
新華信調查結果表明,從整體情況看,目標被訪者的購買需求主要集中在中型、緊湊型和小型3類轎車上,分別占目標被訪者的26.6%、22.1%和25.3%。在性別差異上,男性的購車首選車型依次是緊湊型轎車、小型轎車和中型轎車;而女性購車首選的車型是中型轎車,其次是小型轎車和緊湊型轎車。(附表4)
附表4:
2) 其它車型
計劃購買中大型轎車、SUV和MPV車型的目標被訪者,調查比例依次為5.8%、7.8%和1.3%,尤其在26-45歲的各年齡段占據了很大的比例。其中SUV在26-45的年齡段中以20.8%的比例平均分配著潛在市場,中大型轎車被31-35年齡段的消費者以33.3%的比例選中,而MPV在26-30歲的年齡段中則以50.0%的比例高居榜首。(附表5)
附表5:
3) 車型選擇與家庭月收入
中型、緊湊型和小型轎車是家庭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消費者的主要選擇。另外,家庭月收入2000元以下的消費者,首選車型為經濟實用的微型轎車,選擇比例占調查人數的29.4%;中大型轎車在家庭月總收入為1001-20000元的消費群中的選擇比例有所提高;小型轎車和SUV都以27.3%的選擇比例成為家庭月總收入在2萬元以上消費群選擇的主要對象。(附表6)
附表6:
4) 城市細分:不同的城市的消費者,有著不同的車型選擇傾向。40%左右的北京消費者選擇購買緊湊型轎車,上海和廣州的消費者更看中中型轎車,而成都和沈陽的消費者則將小型車型作為首選。(附表7)
附表7:
2. 購車預算
根據總體調查結果,購車預算大都集中在5-10萬元和11-15萬元,調查比例分別為27.6%和26.0%。
1) 家庭月總收入在5000元及以上的目標被訪者中,選擇16-20萬元車型的人數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又以2001-5000元的消費群居多,占調查人數的19.7%;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家庭中,選擇21-40萬元各個車型的比例也有所上升;收入在8001-10000萬元的家庭,購車預算分布在各個檔次車型。(附表8)
附表8:
2) 有二次購買計劃的目標被訪者(已經擁有轎車)中,單位用車消費者的購車預算主要在21-25萬元,私人用車消費者的購車預算主要在26-30萬元。(附表9)
附表9:
3) 城市細分:近半數的成都目標被訪者則更中意5-10萬元的小型汽車,廣州的目標被訪者首選11-15元的車型;而5-10萬元和11-15萬元的車型在其它3個城市的選擇比例持相對均衡狀態(tài)。(附表10)
附表10:
從新華信調查結果中,我們發(fā)現(xiàn)“持幣待購”的人群主要集中在家庭月收入在2000-5000元的消費者中,他們是目前經濟車型的消費主力,對汽車的性價比有比較高的要求。各種與“買車”、“用車”相關的費用支出都會影響他們的購買決定,因此對于價格的波動往往也比較敏感。但作為汽車市場消費的主力軍,他們微妙的心理狀況往往會給市場帶來深遠的影響。
相對而言,中高檔車型的潛在購買者往往是單位用車,或者家庭月收入在10000元以上具有相當實力的消費者,他們買車時更多考慮的是品牌、車型、性能等非價格因素,因此“持幣待購”現(xiàn)象在這類消費者中所占比例不算太高。
消費者的消費觀念日趨成熟、日趨理性,買車不再是為了顯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而更多地是為了工作的便利和生活質量的提高。隨著《汽車產業(yè)發(fā)展政策》、《道路交通安全法》,以及國家其他相關政策的推廣和實施,政府機構將會加快創(chuàng)造良好的汽車使用環(huán)境,培育健康的汽車消費市場。
中國汽車市場緣何出現(xiàn)持幣待購
有數據顯示,持續(xù)3年增幅保持50%以上的中國汽車市場,今年5月份銷量比上月驟降20%以上,庫存積壓占到總產量的10%以上,不少汽車業(yè)內人士將其稱作中國汽車市場的“黑色五月”。6、7月份,有“車市晴雨表”之稱的北京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感受到了一絲“回暖”的跡象.雖然汽車廠商們紛紛降低車價,試圖刺激消費,但市場反應與往年相比依然冷淡。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消費者“持幣待購”的心理壓力?潛在消費者的購買需求又是怎樣的?帶著這些問題,新華信市場咨詢有限公司于7月9日至15日,對北京、上海、廣州、成都和沈陽5個全國重要城市,進行了一項《汽車消費者持幣待購現(xiàn)象—電話訪問調查》。新華信的訪問員在7天時間里,以隨機電話訪問的形式成功訪問到26530位居民,有效樣本2337份。其中308份樣本為6個月內計劃購車的消費者,成為我們這次調查的主要對象,即目標被訪者。為了保證問卷的有效性,新華信通過各種專業(yè)手段進行控制。問卷經核實后,由新華信專業(yè)數據分析人員,使用SPSS分析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并由新華信汽車研究部提供數據支持。
一、 消費群體的特點
新華信調查結果顯示:
1. 在有購車計劃的受訪者中,各城市中6個月之內有計劃購買的消費者,即我們的目標被訪者比例分別為:北京37%,上海43%,廣州29%,成都27%,沈陽50%;
2. 在目標被訪者中,各城市中都均有30%左右的被訪者已經擁有汽車,且70%-80%是私人轎車,現(xiàn)有車的價位普遍集中在5-15萬;90%以上(北京100%)的目標被訪者即將購買的汽車為私人使用。
3. 本次調查的目標被訪者主要集中在高中和大學(專科/本科)學歷、已婚且家庭月總收入2000-5000元的人群;在性別比例上,北京持幣待購消費者的比例男女基本持平(分別為51.5%和48.5%),而其他4個城市男性比例均達到70%以上。
二、 心理原因
1. 主要原因
面對降價,太多的遲疑乃至心理的不平衡,讓消費者更加趨向一種等待的心態(tài),持幣待購已成為車市最大的困局。根據新華信調查結果顯示,導致消費者出現(xiàn)持幣待購觀望的心理原因主要集中在3點:(附表1)
1) “各廠家頻繁大幅度降價,擔心剛買完又降價”。這是影響消費者購買的最主要原因,有37.7%的目標被訪者選擇此原因。特別是在26-30歲的年齡段,有25%的該年齡段的被訪者持此態(tài)度。畢竟在車價浮動頻繁的時期,誰也不敢給汽車保值,面對降價,消費者更是無所適從。
2) “降價幅度小,我所計劃購買的車還沒有降到我希望的價格”,有29.6%的目標被訪者選擇此原因。這種觀望心理尤在31-35歲年齡段的消費者中(20.9%)占多數。廠商的價格大戰(zhàn)進一步“堅定”了消費者持幣待購的心理,他們期待汽車更大幅度降價,以滿足自己價格需求的愿望顯現(xiàn)得更加強烈。
3) “各種新車型層出不窮,還想再等等”,有22.1%的目標被訪者選擇此原因。今年新車型推出速度的加快使部分準購車族產生了等待觀望的心理。這樣的心理以26-30歲年齡段的消費者(27.9%)居多,作為中國汽車市場的主要消費對象,他們更愿意用多一點的時間來換回理性的需求。
附表1:
2. 其它原因(附表2)
1) “進口汽車關稅降低,誘惑力很大”,選擇此原因的占目標被訪者的20%。隨著WTO條款中取消進口配額和降低關稅大限的臨近,一部分消費者也抱定了等待的心理,以求在同檔次的進口轎車中選擇自己最合適的車型。相對而言,36-40歲年齡段的消費者,似乎是汽車市場中最有耐心等待的群體,他們抱有這種心理的比例占調查人數的近四分之一。
2) “購買后油耗、維修、保養(yǎng)、零配件等售后服務因素/費用的影響”,選擇此原因的占目標被訪者的18.2%。汽車品牌服務的增多也增加了百姓購買和選擇的余地,在計劃購買轎車時,消費者往往“貨比三家”,在車的質量、價位、售后服務方面反復比較,然后做出決定。因此,購買汽車后,各種費用因素的存在,是影響消費者持觀望心理的又一原因。在36-40年齡層,20%以上的消費者普遍存在這樣的心理。畢竟,一筆不菲的油費、維修和保養(yǎng)費用已經成為消費者一道敏感的神經。
3) “銀行收縮購車貸款,購車資金緊張”,選擇此原因的占目標被訪者的13%。隨著國家新一輪宏觀調控的啟動,信貸政策的變化無疑給消費者帶來了一定的壓力。購車貸款成為18-25歲的年輕消費者不得不考慮的重要因素。
4) “受城市交通狀況困擾,如停車、道路擁堵等問題”,選擇此原因的占目標被訪者的8.4%。在城市交通狀況日益緊張的壓力下,尤其是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當行駛與交通發(fā)生矛盾碰撞時,消費者在購車前不得不將其作為考慮的一個因素。36-40歲年齡段的消費者是持這種心理的主要群體,占此年齡段總被訪者的30.8%。
附表2:
3. 城市細分(附表3)
從新華信調查結果中看到了一些地區(qū)差異:北京(40%)的目標被訪者受廠家的價格戰(zhàn)影響最為明顯;上海(28%)的目標被訪者主要因為降幅小,同時在受道路交通擁堵(16%)困擾和其他政策法規(guī)影響(8%)方面高于其他地區(qū);廣州目標被訪者受油耗、售后服務等因素的影響(17.9%)高于其他城市;成都(26.1%)和沈陽(25%)的目標被訪者在考慮新車型的問題上的比例高于其他城市;廣州、上海和北京的目標被訪者還在進口車的問題上有所考慮。
附表3:
三、 潛在的消費需求
1. 車型選擇
1) 購車首選
新華信調查結果表明,從整體情況看,目標被訪者的購買需求主要集中在中型、緊湊型和小型3類轎車上,分別占目標被訪者的26.6%、22.1%和25.3%。在性別差異上,男性的購車首選車型依次是緊湊型轎車、小型轎車和中型轎車;而女性購車首選的車型是中型轎車,其次是小型轎車和緊湊型轎車。(附表4)
附表4:
2) 其它車型
計劃購買中大型轎車、SUV和MPV車型的目標被訪者,調查比例依次為5.8%、7.8%和1.3%,尤其在26-45歲的各年齡段占據了很大的比例。其中SUV在26-45的年齡段中以20.8%的比例平均分配著潛在市場,中大型轎車被31-35年齡段的消費者以33.3%的比例選中,而MPV在26-30歲的年齡段中則以50.0%的比例高居榜首。(附表5)
附表5:
3) 車型選擇與家庭月收入
中型、緊湊型和小型轎車是家庭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消費者的主要選擇。另外,家庭月收入2000元以下的消費者,首選車型為經濟實用的微型轎車,選擇比例占調查人數的29.4%;中大型轎車在家庭月總收入為1001-20000元的消費群中的選擇比例有所提高;小型轎車和SUV都以27.3%的選擇比例成為家庭月總收入在2萬元以上消費群選擇的主要對象。(附表6)
附表6:
4) 城市細分:不同的城市的消費者,有著不同的車型選擇傾向。40%左右的北京消費者選擇購買緊湊型轎車,上海和廣州的消費者更看中中型轎車,而成都和沈陽的消費者則將小型車型作為首選。(附表7)
附表7:
2. 購車預算
根據總體調查結果,購車預算大都集中在5-10萬元和11-15萬元,調查比例分別為27.6%和26.0%。
1) 家庭月總收入在5000元及以上的目標被訪者中,選擇16-20萬元車型的人數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又以2001-5000元的消費群居多,占調查人數的19.7%;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家庭中,選擇21-40萬元各個車型的比例也有所上升;收入在8001-10000萬元的家庭,購車預算分布在各個檔次車型。(附表8)
附表8:
2) 有二次購買計劃的目標被訪者(已經擁有轎車)中,單位用車消費者的購車預算主要在21-25萬元,私人用車消費者的購車預算主要在26-30萬元。(附表9)
附表9:
3) 城市細分:近半數的成都目標被訪者則更中意5-10萬元的小型汽車,廣州的目標被訪者首選11-15元的車型;而5-10萬元和11-15萬元的車型在其它3個城市的選擇比例持相對均衡狀態(tài)。(附表10)
附表10:
從新華信調查結果中,我們發(fā)現(xiàn)“持幣待購”的人群主要集中在家庭月收入在2000-5000元的消費者中,他們是目前經濟車型的消費主力,對汽車的性價比有比較高的要求。各種與“買車”、“用車”相關的費用支出都會影響他們的購買決定,因此對于價格的波動往往也比較敏感。但作為汽車市場消費的主力軍,他們微妙的心理狀況往往會給市場帶來深遠的影響。
相對而言,中高檔車型的潛在購買者往往是單位用車,或者家庭月收入在10000元以上具有相當實力的消費者,他們買車時更多考慮的是品牌、車型、性能等非價格因素,因此“持幣待購”現(xiàn)象在這類消費者中所占比例不算太高。
消費者的消費觀念日趨成熟、日趨理性,買車不再是為了顯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而更多地是為了工作的便利和生活質量的提高。隨著《汽車產業(yè)發(fā)展政策》、《道路交通安全法》,以及國家其他相關政策的推廣和實施,政府機構將會加快創(chuàng)造良好的汽車使用環(huán)境,培育健康的汽車消費市場。
中國汽車市場緣何出現(xiàn)持幣待購
[下載聲明]
1.本站的所有資料均為資料作者提供和網友推薦收集整理而來,僅供學習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權的,請來電指出,本站將立即改正。電話:010-82593357。
2、訪問管理資源網的用戶必須明白,本站對提供下載的學習資料等不擁有任何權利,版權歸該下載資源的合法擁有者所有。
3、本站保證站內提供的所有可下載資源都是按“原樣”提供,本站未做過任何改動;但本網站不保證本站提供的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時本網站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損失或傷害。
4、未經本網站的明確許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鏈接本站下載資源;不得復制或仿造本網站。本網站對其自行開發(fā)的或和他人共同開發(fā)的所有內容、技術手段和服務擁有全部知識產權,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壞,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傳資料,請點我!
管理工具分類
ISO認證課程講義管理表格合同大全法規(guī)條例營銷資料方案報告說明標準管理戰(zhàn)略商業(yè)計劃書市場分析戰(zhàn)略經營策劃方案培訓講義企業(yè)上市采購物流電子商務質量管理企業(yè)名錄生產管理金融知識電子書客戶管理企業(yè)文化報告論文項目管理財務資料固定資產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工作分析績效考核資料面試招聘人才測評崗位管理職業(yè)規(guī)劃KPI績效指標勞資關系薪酬激勵人力資源案例人事表格考勤管理人事制度薪資表格薪資制度招聘面試表格崗位分析員工管理薪酬管理績效管理入職指引薪酬設計績效管理績效管理培訓績效管理方案平衡計分卡績效評估績效考核表格人力資源規(guī)劃安全管理制度經營管理制度組織機構管理辦公總務管理財務管理制度質量管理制度會計管理制度代理連鎖制度銷售管理制度倉庫管理制度CI管理制度廣告策劃制度工程管理制度采購管理制度生產管理制度進出口制度考勤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員工福利制度咨詢診斷制度信息管理制度員工培訓制度辦公室制度人力資源管理企業(yè)培訓績效考核其它
精品推薦
- 1現(xiàn)代企業(yè)規(guī)范化管理方案-績效 1420
- 2組織結構與人力資源診斷報告 534
- 3咨詢業(yè)務開發(fā)流程 174
- 4重慶同城媒體調查分析報告 605
- 5中小企業(yè)如何有效利用銀行貸款 1191
- 6中小企業(yè)成長的一般規(guī)律與管理 448
- 7目標市場物流解決方案 312
- 8中國移動全面預算管理整體框架 655
- 9中國移動整合行銷傳播方案 610
下載排行
- 1社會保障基礎知識(ppt) 16695
- 2安全生產事故案例分析(ppt 16695
- 3行政專員崗位職責 16695
- 4品管部崗位職責與任職要求 16695
- 5員工守則 16695
- 6軟件驗收報告 16695
- 7問卷調查表(范例) 16695
- 8工資發(fā)放明細表 16695
- 9文件簽收單 166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