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yè)人力資源管理的思考

 作者:劉暉    205

對國有企業(yè)員工需要層次進行的一份調查結果發(fā)現:員工需要的層次與需要滿足的層次相差較大,其中最明顯的是生存需要,生存需要最需要滿足,而滿足的實際情況也較差。


全國總工會宣教部關于企業(yè)員工價值取向的調查,得到了與以上類似的結論:員工在就業(yè)選擇上,掙錢是主要目的。北京地區(qū)46.4%的青工認為掙錢是工作的主要目的,76.9%的青工認為假如有機會要選擇“收入比目前高的工作,不怕工作辛苦和冒險”;有91%的青工表示愿意到合資企業(yè)工作,理由是“收入高”。


需要本身就是激發(fā)動機的原始驅動力,一個人如果沒有了需要,也就沒有了動力和活力。反之,一個人只要有需要,就表示存在著激勵因素。如佛教宣揚的“四大皆空”,看破“紅塵”,舍棄“七情六欲”,視功名利祿如塵土,似乎無所需求,其實他們的內心深處存在著更強烈更迫切的信仰需要。正是在這種需要的驅使下,信徒門才被激勵出常人難有的力量,作出人們難以忍受的犧牲,克服人們難以想象的困難。相傳唐朝玄奘和尚西域取經,歷經七十二難;達磨參禪面壁,花九年工夫,尤見需要對人的激勵作用。管理人員如能充分了解職員的需要,便不愁找不到激勵員工的途徑。由于每一層次的需要包含眾多的需要內容,具有相當豐富的的激勵作用,因而,可供管理人員設置目標、激發(fā)動機、引導行為。而且低層次的需要滿足后,又有上一層次需要的繼續(xù)激勵,因而人的行為始終充滿著內容豐富多彩、形式千變萬化的激勵方式。這就要求管理人員將滿足員工需要所設置的目標與組織的目標密切結合起來,不僅要掌握充滿活力的需要理論,還要特別注意到激勵員工的管理策略。


三、 知識型員工的管理策略


任何一個企業(yè),尤其是國有企業(yè),知識型員工的自身特點決定了我們不能運用傳統(tǒng)的對操作工人的管理方式來對待他們,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提供一種自主的工作環(huán)境, 使知識型員工能夠進行創(chuàng)造和革新


為了鼓勵知識型員工進行創(chuàng)新性活動,企業(yè)應該建立一種寬松的工作環(huán)境,使他們能夠在既定的組織目標和自我考核的體系框架下,自主地完成任務。 企業(yè)一方面要根據任務要求,進行充分的授權,允許員工制定他們自己認為是最好的工作方法,而不應進行詳盡監(jiān)督和指導甚至強制規(guī)定處理問題的方法;另一方面為其提供其創(chuàng)新活動所需的資源,包括資金、物質上的支持,也包括對人力資源的調用。


當然,應該避免過分強調自主所帶來的負面效應,即員工自我遷就現象的發(fā)生。一種可行的方式是風險分擔,利益共享。也就是說,把員工的收益與企業(yè)的發(fā)展前景緊緊捆綁在一起,目前已經出現的股票認購權就是頗具典型的嘗試。期股使得員工把自己的創(chuàng)新活動看成是一筆可觀的投資,因而更能激發(fā)其全心全意地投入自己精力、實現組織目標與個人目標的趨向。


2、實行彈性工作制,使工作方式更加靈活多樣


如前所述,知識型員工更多地從事思維性工作,固定的工作場所和工作時間對他們沒有多大的意義,而知識型員工也更喜歡獨自工作的自由和刺激以及更具張力的工作安排。因此,組織中的工作設計應體現員工的個人意愿和特性,避免僵硬的工作規(guī)則。


事實上,現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和辦公手段的完善,為人們遠距離辦公及工作交流提供了便利條件。人們足不出戶,就可盡知天下大事。通過互聯網,員工可以隨時在家中與公司聯絡,并傳輸信息和數據,公司管理者也可借此向員工進行指導與調控。在這種情況下,不僅可以免去員工上下班交通堵塞疾苦和時間浪費,也為員工提供了一種隨意的、輕松的工作環(huán)境(想一想,你在家里不用穿西服、打領帶;你也可能選擇最有效率的時候工作,不管是不是上班時間……多美妙的事?。?。靈活的工作方式使員工能更有效地安排工作與閑暇,從而可以達到時間的合理配置,這顯然切合知識型員工的實際需要。


3、強調以人為本,實行分散式管理而不是等級制的管理


知識型員工具有較強的獲取知識、信息的能力以及處理、應用知識和信息的能力,這些能力提高了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因而常常不按常規(guī)處理日常事情。和這些人員進行交往時,傳統(tǒng)的官僚管理作風只會碰壁,因此需對知識型員工實行特殊的寬松管理,盡可能順應人心,尊重人格,激勵其主動獻身與創(chuàng)新的精神,而不應使其處于規(guī)章制度束縛之下被動地工作,導致員工知識創(chuàng)新激情的消失。應該建立一種善于傾聽而不是充滿說教的組織環(huán)境,使信息能夠真正有效的得到多渠道溝通,也使員工能夠積極地參與決策,而非被動地接受指令。


在知識經濟時代,分散化管理已經成為一種必要。在組織中擁有較高職位的管理人員并不一定擁有太多的信息,電腦網絡的存在使我們進入了一個平行的世界,知識型員工也由于自己的專長而自負,對權威的頂禮膜拜已經成為歷史的陳跡。謀求決策的科學性,更重要的是求得知識型員工對決策的理解。定期與雇員進行事業(yè)的評價與探討,吸收他們的意見和建議,施以“愛心管理”,應是知識經濟時代管理的一種趨勢。


4、重視知識型員工的個體成長和職業(yè)生涯的發(fā)展


知識經濟時代,人才的競爭將更加激烈,人力資源管理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要吸引和留住優(yōu)秀人才。然而,較強的流動意愿又與此相悖,知識型員工更注重個體的成長而非組織目標的需要?;诖?,首先應該注重對員工的人力資本投資,健全人才培養(yǎng)機制,為知識型員工提供受教育和不斷提高自身技能的學習機會,從而具備一種終身就業(yè)的能力。員工對知識、個體和事業(yè)的成長不懈地追求,短訓班超過了他對組織目標實現的追求,當員工感覺他僅僅是企業(yè)的一個“高級打工仔”時,就很難形成對企業(yè)的絕對忠誠。因此,企業(yè)不僅僅要為員工提供一份與其貢獻相稱的報酬,使其能分配到自己所創(chuàng)造的財富,而且要充分了解員工的人個需求和職業(yè)發(fā)展意愿,為其提供適合其要求的上升道路。也只有當員工能夠清楚地看到自己在組織中的發(fā)展前途時,他才有動力為企業(yè)盡心盡力地貢獻自己的力量,與組織結成長期合作、榮辱與共的伙伴關系。


劉暉
 國有企業(yè),人力,資源管理,思考

擴展閱讀

像零售商那樣思考   2024.05.25

我在韓國首爾考察零售市場,發(fā)現在市中心最現代化的商業(yè)大廈之間,居然專門有一些白色帳篷,里面是我們久違了的蔬菜和日用小商品市場?! ∵@是特別保留的市場,因為他們能給居民們提供更個性化、更多樣化的一些商

  作者:劉巍詳情


近年來,隨著國家數字化政策不斷出臺、新興技術不斷進步、企業(yè)內生需求持續(xù)釋放,數字化轉型逐步成為企業(yè)實現高質量發(fā)展的必由之路,成為企業(yè)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乃至彎道超車的重要途徑。 本文重點分析當下阻礙企業(yè)數字

  作者:王京剛詳情


思路決定出路,我一直堅信這樣的觀點。當我們出發(fā)在旅途中,我們一定要知道為什么要出發(fā)?盲目和不切實際的行動必遭失敗。多年的營銷生涯,從最早接觸到推銷到現在的顧問銷售,10余年過去了。營銷從何而來?今天的

  作者:蔣觀慶詳情


 企業(yè)績效通常指企業(yè)從事經營活動的效果和效率。企業(yè)績效包括兩部分,一是企業(yè)整體的績效,二是員工的個人績效。戰(zhàn)略性績效管理體系是將企業(yè)的戰(zhàn)略目標與績效評價系統(tǒng)結合起來,使企業(yè)戰(zhàn)略和目標轉變?yōu)榫唧w的績效目

  作者:姜燕芬詳情


建材家居門店,特別是面積較大的獨立門店,應該結合消費者習慣,在整體空間布局時,思考哪些因素呢?1. “第一亮點”顧客進門第一眼看到的產品至關重要,這個產品要有亮點,才會給店面印象加分,使得顧客愿意繼續(xù)

  作者:賈同領詳情


動線,就是顧客受店面布局、產品展示等因素而在店面內行走軌跡,單一顧客的路線雖有其隨意性,但全體顧客的運動軌跡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店面的動線設計,就是讓顧客在店內購物的過程中盡可能經過更多區(qū)域,看到更多的產

  作者:賈同領詳情


版權聲明:

本網刊登/轉載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或來源機構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網不對其真?zhèn)涡载撠煛?br /> 本網部分文章來源于其他媒體,本網轉載此文只是為 網友免費提供更多的知識或資訊,傳播管理/培訓經驗,不是直接以贏利為目的,版權歸作者或來源機構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權方面問題或是本網相關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核實后將進行整理。


 我要發(fā)布需求,請點我!
COPYRIGT @ 2001-2018 HTTP://m.fanshiren.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資源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