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角色認知與責任擔當》 1天

  培訓講師:林廣亮

講師背景:
林廣亮老師管理才能訓練專家中國執(zhí)行力十強講師中國最佳團隊管理講師PTT國際職業(yè)培訓師北京大學總裁班特聘講師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特聘講師曾任:創(chuàng)佳地產副總經理曾任:天英管理學院院長曾任:廣東智圣投資公司副總經理曾任:廣東富商投資公司副總裁曾任:一 詳細>>

林廣亮
    課程咨詢電話:

《管理者角色認知與責任擔當》 1天詳細內容

《管理者角色認知與責任擔當》 1天

管理者角色認知與責任擔當
主講:林廣亮

課程背景:
作為一個管理人員,您是否會常常感到迷惑:
1.? 作為管理者,我應該擔當什么樣的角色與責任?
2.? 為什么我每天都陷身于具體事務而忙累不堪?
3.? 為什么我的下屬不能勝任工作?
4.? 為什么我總是扮演消防員的角色,到處救火,分身乏術??
5.? 為什么我投入了那么多的時間精力,仍然達不到預期的績效目標?
6.? 為什么我的下屬的工作滿意度低,積極性低,缺乏沖勁?


今天的管理人員,正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壓力,上級希望自己執(zhí)行到位,下級希望自己指
揮得當,同級希望自己多多配合。一提到現(xiàn)狀,很多人都會用“忙、亂、累、煩”來形容
。
許多管理人員并非管理類專業(yè)出身,而是因工作出色,由專業(yè)崗位提拔到管理崗位上來
,因此常常沿襲過去的工作和行為模式。對于管理,他們經常依靠零散的經驗和感覺,
并沒有真正形成系統(tǒng)的、科學的、實操性的管理技能。
本課程給出一個管理人員管理工作的全景圖,幫助管理人員全面理解管理者角色,提升
團隊績效。

課程收益:
1. 幫助管理者準確定位自己的五大角色,承擔應有的責任,成為稱職的管理者;
2. 學會根據(jù)員工的特點實施最有效的領導,打造高績效的團隊。

課程特色:
1.?
針對管理人員常見的角色偏差,結合工作實際情況進行有效剖析,提出問題與解決方法
。
2.? 講演結合;聲情并茂;理性與激情相融。
3.? 拒絕枯燥乏味的說教,做到實用性與趣味性的完美結合,寓教于樂。
4.? 大量的案例,工具介紹,視頻,小組討論,模擬演練,全程互動,氣氛熱烈。

課程時間:1天,6小時/天
授課對象:中層、基層管理人員

課程大綱
一、圖解:管理者的五種角色
1. 管理
2. 教練
3. 團隊領導者
4. 正能量的傳播者
5. 規(guī)則的維護者

二、管理的五大職能解讀
1. 周詳計劃
2. 高效組織
3. 有力指揮
4. 充分協(xié)調
5. 精確控制

三、解讀管理的第一大職能:計劃
案例:交易會的來電
問題1:為什么計劃趕不上變化?
問題2:如何對時間進行規(guī)劃,減少工作中的“救火”現(xiàn)象
點評:“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
1. 要事第一
2. 時間管理四象限
3. 八二法則
案例:天津事件
點評:專心做好一件事,遠勝于分心做好十件事
4. 視頻分享

四、解讀管理者的第二個角色:教練
1. 知人善任
2. 激發(fā)潛能
3. 引導思考
4. 視頻分享
5. 問題列表:你了解自己的部屬嗎?
案例:下屬的兩個問題
6. 請給我選擇題,而非問答題

五、解讀管理者的第三個角色:團隊領導者
1. 你是領還是導?
2.管理是一門技術,領導是一門藝術
3. 推力與吸力,共同作用
4. 領導的“四力”
5. 因人而異的領導風格
6. 性格色彩與領導風格塑造
7. 紅色(表達型,活潑型)的特點
8. 藍色(思考型,完美型)的特點
9. 黃色(力量型,行動型)的特點
10. 綠色(和平型,配合型)的特點
11. 四種管理風格的利弊分析
12. 什么色彩的搭檔最不合拍,最容易沖突?
13. 因人制宜、因時制宜、因地制宜的權變管理思想(情景領導)
14. 四種管理風格需要進行怎么樣的修煉?
15. 選對管理的“鑰匙”——對四色性格的管理之道
16. 小組討論:對四色下屬,應分別采用怎么樣的管理方式?
17. 練習:情景模擬


六、解讀管理者的第四個角色:正能量的傳播者
1. 中國人的“四缺”時代
2. 負能量的感染力
3. 如何提升團隊士氣
4. 引導員工正確看待壓力
5. 及時幫助員工疏解壓力
6. 壓力的累積效應
7. 視頻分享
8. 放松減壓技巧
9. 經典案例分析

七、解讀管理者的第五個角色:規(guī)則的維護者
案例分析:你如何抉擇
點評:嚴管就是厚愛
圖解:管理者在團隊里應起到什么樣的作用?
1. 管理者正確的思維習慣:一切皆由我起!
2. 一個經典案例
3. 視頻分享:一個團隊管理者的示范

八、自我評價:我有多少分?
1. 榜樣的力量

結尾:點評、分享;團隊表現(xiàn)獎頒獎。
(本大綱為基本的課程思路,如企業(yè)有其它要求,講師可在實際授課中作出調整)

 

林廣亮老師的其它課程

《高效管理溝通》主講:林廣亮課程背景:1.對待不同的下屬,該采取怎樣的溝通方式才能收到最佳的效果?2.如何處理團隊中的沖突,提升團隊凝聚力?3.工作中遇到意見想法不統(tǒng)一時應如何溝通?4.有什么技巧可以在批評下屬時既清晰具體,又讓下屬欣然接受?5.如何通過有效溝通,提升團隊效率,減少差錯?課程收益:1.懂得解析團隊成員的色彩性格,掌握針對不同性格的最有效溝通方

 講師:林廣亮詳情


《跨部門溝通協(xié)作》主講:林廣亮課程背景:許多快速發(fā)展的成長型企業(yè),隨著市場業(yè)務的拓展,部門設置越來越多,職責分工越來越明確。然而,跨部門之間的溝通協(xié)作卻越來越難,常常影響公司整體運作效率,令很多企業(yè)領導者為之苦惱不已——如何有效處理跨部門溝通協(xié)作的障礙;如何培養(yǎng)員工對組織的認同感;如何降低企業(yè)部門墻;如何群策群力進行高效管理,解決實際問題。課程收益:1.掌握

 講師:林廣亮詳情


《高效工作溝通》適用于地產行業(yè)主講:林廣亮課程背景:1.表達和理解之間為何總出現(xiàn)偏差?2.都知道溝通很重要,卻不知道怎么提高溝通技巧?3.對待不同的上司、同事、客戶該采取怎樣不同的溝通方式,才能收到最佳的效果?4.人際關系不夠順暢,想改善,卻不知從何開始?5.如何提升談判技巧(銷售談判技巧)?課程收益:1.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對溝通的不良影響;2.排除溝通障礙,

 講師:林廣亮詳情


《高效溝通》大綱主講:林廣亮課程背景:1.表達和理解之間為何總出現(xiàn)偏差?2.都知道溝通很重要,卻不知道怎么提高溝通技巧?3.跨部門的協(xié)作總是那么糾結?4.如何與客戶溝通才能有最佳的效果?5.如何減少本位思維對溝通的影響?6.工作中遇到意見想法不統(tǒng)一時應如何溝通?7.對待不同的人該采取怎樣不同的溝通方式,才能收到最佳的效果?課程收益:1.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對溝通

 講師:林廣亮詳情


《高效溝通》主講:林廣亮課程背景:1.表達和理解之間為何總出現(xiàn)偏差?2.都知道溝通很重要,卻不知道怎么提高溝通技巧?3.跨部門的協(xié)作總是那么糾結?4.如何減少本位思維對溝通的影響?5.工作中遇到意見想法不統(tǒng)一時應如何溝通?6.對待不同的人該采取怎樣不同的溝通方式,才能收到最佳的效果?7.人際關系不夠順暢,想改善,卻不知從何開始?8.如何處理部門沖突、意見分歧

 講師:林廣亮詳情


《高績效團隊建設與管理》主講:林廣亮課程背景:1.您是否為您的團隊缺乏激情而困擾?2.您是否經常陷身于具體事務而忙累不堪?3.您的下屬是否總是不能勝任工作?4.您是否為您的團隊沒有有效的溝通而造成的管理成本浪費而痛苦?5.您是否總是扮演消防員的角色,到處救火,分身乏術?6.您是否投入了大量的時間精力,仍然達不到預期的績效目標?今天的中基層管理者,正承受著前所

 講師:林廣亮詳情


《團隊建設與激勵技巧》主講:林廣亮課程背景:有人用"三分天下有其二"來形容銷售團隊的重要性,優(yōu)秀的銷售團隊是公司銷售業(yè)績的重要保障,銷售人員有如足球場上破門得分的前鋒一樣,是最終促成交易、為產品實現(xiàn)銷售的一線戰(zhàn)士。那么,如何讓銷售團隊步調一致、默契配合、真誠團結實現(xiàn)最終業(yè)績目標如何提升銷售團隊的激情如何提升團隊成員的責任感,凝聚力本課程從

 講師:林廣亮詳情


《打造卓越團隊》主講:林廣亮課程背景:伴隨市場競爭的日益加劇,憑借個人的超強能力,使一個企業(yè)、一個組織、一個部門取得成功,是難以實現(xiàn)的,個人英雄主義已經不復存在。全球成功企業(yè)的事實已經證明,企業(yè)想要獲得組織持續(xù)成長、績效不斷提升,就要推動各級工作團隊組建卓越團隊。如果一個老板只利用了企業(yè)擁有的50辦公場地、只使用50生產設備,是不可想像的。但現(xiàn)實的情況是:大

 講師:林廣亮詳情


《高績效團隊建設與管理》主講:林廣亮課程背景:伴隨市場競爭的日益加劇,憑借個人的超強能力,使一個企業(yè)、一個組織、一個部門取得成功,是難以實現(xiàn)的,個人英雄主義已經不復存在。全球成功企業(yè)的事實已經證明,企業(yè)想要獲得組織持續(xù)成長、績效不斷提升,就要推動各級工作團隊組建高績效團隊。高績效團隊是個人、團隊和組織平衡發(fā)展的焦點。高績效團隊是敏捷應對內外變化、快速傳播內外

 講師:林廣亮詳情


《打造高績效團隊與執(zhí)行力》大綱主講:林廣亮課程背景:今天的管理人員,正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壓力,上級希望自己執(zhí)行到位,下級希望自己指揮得當,同級希望自己多多配合。一提到現(xiàn)狀,很多人都會用“忙、亂、累、煩”來形容。許多管理人員并非管理類專業(yè)出身,而是因工作出色,由專業(yè)崗位提拔到管理崗位上來,因此常常沿襲過去的工作和行為模式。對于管理,他們經常依靠零散的經驗和感覺,

 講師:林廣亮詳情


COPYRIGT @ 2001-2018 HTTP://m.fanshiren.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資源網 版權所有